关注圈与影响圈
高效能人士中的片段!
【R原文片段】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I】
你经历过堵车么?
堵车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做什么?
“XX,怎么又堵了?这交通太XX差劲了......烦死了,会议又要迟到了......” 你焦急地等待着,砸着方向盘,叫骂着旁边插队的车辆......
很熟悉吧?
如果你点头,请别为我下面的话而发火:你还不够积极主动!
我们都有关注的问题,交通状况、子女教育、职业发展,等等等等。如果画个圈把这些框起来,姑且称为“关注圈”。我们总能控制里面的一些事物,比如,绕点路避开拥堵,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对于这些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再画一个圈,就是“影响圈”。
回到堵车的时候,想想看,你在哪个圈里?是不是站在“影响圈”之外的“关注圈”里?
那么,挪两步,走到“影响圈”里面会怎样?出门之前先查下路况,或者车上备点音频课程,顺便给久未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注意使用蓝牙哦),大脑中整一下当天的工作安排...... 听起来是不是没那么“消极被动”了?
而且,再想想看,上面提到的关注于“影响圈”的几种选择,你可以不断提升自我技能,改善人际关系,平衡工作时间,这样的话,你的“影响圈”会越来越大!
所以,当你碰到问题时,请尝试关于你的“影响圈”:
当前面临的处境是什么?(了解关注圈)
我能控制的因素有哪些?(发现影响圈)
针对当前的处境,我能做些什么?(关注影响圈)
【A1】
个人经历过与堵车类似的体验 - 挤地铁。
由于住的地方与办公室横跨城市东西两端,每天地铁需要1.5小时左右,地铁上的时光相对比较枯燥。
一开始的时候,总是厌烦于被人挤来挤去,厌烦于小孩子的哭闹,厌烦于贴于各处的广告...... 以至于还未到办公室就已经损耗了不少的精力。(关注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关注圈”)
后来,还是思考地铁上可以做什么,由于年初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周一本书。后来,开始尝试用地铁的时间看书。(发现并关注影响圈)
结果呢,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地铁上的时光,可以阅读,思考,整理思路,随手记下脑海中闪过的念头...... 年底也实现了每周一本书的目标,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完善。
【A2】
接下来,准备按照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原则,来做出一些改变:
当前面临的处境:开车上班,时间久,遭遇堵车、红灯等等
我能控制的因素:自己可以决定如何利用开车时的时间
我能做些什么:一方面,可以用这段时间两个人一起讨论家庭事项,促进沟通;另一方面,下载音频电子书或者讲座,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得到的AP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