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吃饭成为了受罪,蓝瘦,香菇,我选择狗带。
1
作为吃货界著名早教人士,看到张靓颖一家终于相安无事,必须吃一顿以示庆祝。
于是昨晚和朋友聚餐,朋友带着他2岁的儿子。
孩子蛮乖巧,不哭不闹有礼貌,开始时候自己玩得很开心。
谁知吃饭的时候却状况百出。
妈妈抱着喂饭,孩子不愿意吃。
用饮料引诱,吃几口;
用动画片引诱,吃几口;
用一会去玩游乐场,吃几口… …
最终一共吃了不到三分之一,孩子硬说吃饱了。
大人不甘心,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搞得好像谍战剧+甄嬛传的片场。
最后把孩子逼得在餐厅大哭了起来,一桌人都尴尬度爆表。
妈妈们,宝贝吃饭难么?往往为了一顿饭,折腾的家里鸡飞狗跳。
你上火焦躁,问遍朋友圈。然并卵,谁也说不清为什么孩子不爱吃饭、厌食挑食。
往常作为吃货的你最开心的时光,现在却无比煎熬。给孩子弄了饭菜,可孩子就是不吃,真是香菇inggggggggg... ...
然而亲,你造吗?
其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在于孩子,罪魁祸首往往是我们大人!
吃饭是很幸福的事情,无论是一种生活本能,还是一种享受,都不应该产生厌恶。
孩子不爱吃饭,原因只有一个:
大人的过分干预,让孩子对吃饭这件事完全丧失兴趣,感觉吃饭就是被逼着完成的任务。
没听过那句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喂饭杀死兴趣。”
(后半句你能看出是我编的?表闹~)
2
有一天,早教中心的两个家长都在大厅给孩子吃饭。
小A在家都是大人喂饭的,吃饭可费劲。
奶奶像个孙子,跟在后头端着碗:
“大宝哎,吃一口啊~”
“乖啊,吃一口奶奶带你去游乐场~”
“快吃一口,吃一口长大个!”
而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一口饭吃进嘴里还得含上几分钟。一顿饭吃了半个小时才吃了一半,都凉了。
而小B在家都是自己吃饭的,二十几个月,已经能独立拿勺子吃饭。
虽然偶尔挥洒出来一点,但那股子专注的劲头让小A奶奶都看呆了。
禁不住的直念叨:
“唉,这孩子神了唉!”
而小B的妈妈很淡定:
“阿姨你让他自己吃,他也可以啊!”
“嗯,不行,我家孩子不能自己吃!”
“那弄得到处都是可怎么办!”
“烫到孩子可怎么办!”
“自己吃那全都浪费了!”
小B妈妈没说话,只是笑笑。
小A奶奶继续撅着屁股求孙子吃饭去了,这时小B吃完了,伸出小手:
”妈妈洗手!”
实际上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观察到,
小A的手部精细动作一般,而小B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远超同龄。
究其原因,竟然是小B一直都自己吃饭。
从小自己用手,各种食材各种温度都有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给予了小B最丰富的手部锻炼。
小B这样的孩子将来上学了,无论是写字还是手眼协调也都将优于同龄。
学习起来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吃饭的事竟能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没想到吧?可是0-3岁的发展阶段就是辣么的重要,不服不行!
3
其实带孩子就像一次创业,父母就是CEO。
如果团队干活总是需要催促,效率必然不高。而聪明的领导会给团队立规矩,使团队自动自发的工作,效率比领导撵着催促好多了。
孩子也需要养成正向的习惯,立下规矩。
就像小B一样,自己就能吃饭,这样不仅家长省事,小B自己习惯也好,皆大欢喜。
而现在太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担心。
就像小A的奶奶,图着眼前的省事干净,却忽略了孩子长远的发展(实际撵着喂饭,也并不省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顿两顿的给孩子塞饱,不如让孩子自己学会吃饭。
好习惯的养成前期看起来充满困难。脏啊,乱啊,但是孩子的自主性就是这样锻炼的。
脏了家长就辛苦点,只要几个月,孩子就会在独立吃饭上有长足的进步。
半年,基本就可以自己吃了。
因为吃饭的事把孩子逼急了,则会产生厌食。
就像我关注到的另一个孩子。
当我看到他第一反应,就是图片里看到的非洲难民搬的小男孩,真的骨瘦如柴。
接触几次才知道,从小家里老人逼着吃饭,孩子慢慢的开始怎么逼着也不吃。
甚至在幼儿园,老师都要求自己吃饭,家长给老师塞红包,求老师给喂,闹得孩子幼儿园也不想去。
现在孩子不仅身体发育不好,性格内向封闭,学东西也比同龄孩子慢,没办法找到了早教中心。
额,我想说,早教老师也不是霍格沃茨的女巫,过了那个最佳的时间段,老师也不能保证能纠正过来。
4
所以,今天的话题很细分,很垂直。
孩子吃饭时候看动画片可不可以?
孩子挑食的28个小技巧?
孩子不吃饭,会不会影响身体发育?
这些我们都不讨论,而是建议家长们:
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吃,不要过多的干预!
我们中国式育儿最大的问题就是界限的模糊!
往往孩子应该独立去体验去经历的事,都被家长硬生生的干预了。
不要说长大了以后的学业、恋爱、就业,小时候连吃饭也不能独自完成。
往往孩子产生了问题,
家长会说你这孩子真难带,毛病真多。
这就像知乎网友的一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我们总是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却不揉揉自己眼里的沙子。
你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干涉孩子,当孩子按照你的意愿长歪了,怎么还埋怨孩子?
做你的孩子还真是蓝瘦呢!
0424
如果你喜欢,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