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
早晨7:30
像往常一样睁开眼睛,大儿子突然光着小pp跑了进来,他问我:“妈妈,你是梦里给了我一个丸子吃嘛?”突然觉得有点好笑,这个小家伙每天做梦都在吃啊……
还没等我起来穿好衣服,小家伙就跑出去了,站在墙边愣愣发呆,然后指着墙上的感动小人说:“妈妈,你看,我现在是这个小人儿。”
感动小人儿……“小鬼,难道是感动我每天叫你起床给你穿衣洗漱吗?”这是我心里❤️的声音。的确,每天叫孩子起床是我一天中最挣扎最困难的时刻……只要早晨一睁开眼,我就知道,这糟糕的感觉又开始了……他这是在感动我为他做的一切吗?边安慰着自己,边忙着手头的事情,心中小窃喜。
7:45
没当妈妈之前,我永远不知道一个孩子在出门之前怎么会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一会跑去黑板写写画画,一会柜子里翻翻找找,一会又到玩具盒里拿出他的小汽车摆弄,一会抱抱亲亲弟弟,一会又开冰箱找东西吃,总之就是不肯配合穿衣洗漱然后痛快出门。
我从一开始的接纳,等待,倾听,陪伴到随着时间慢慢的流失开始失去耐心……眼看就要8点了,我清楚的明白,如果不能8点之前出门,就很有可能会堵在路上,这就意味着我们上幼儿园要迟到了,并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迟到,我是很不喜欢不守时的人,现在有了孩子,自己反倒成了一个经常迟到的人,我的心情开始渐渐烦躁起来。
我脑海里不断地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今天又要迟到了!为什么总是迟到!明明今天孩子自己起来,都没有等闹钟响,本来还有点小期待,是不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早点出门,带着好心情出发了?结果呢?孩子总是可以轻易的把我的美好期待撕得粉碎,不管起多早,走出去这个门永远像蜗牛爬树一样。突如其来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深深的围绕着我,我不停的催促孩子快一点再快一点,并且开始各种扔绊脚石,而孩子呢?继续慢慢悠悠,甚至都走到地下车库的时候还停下来观察研究了半天自动卷门……
8:15
此刻不爆发更待何时?!我的情绪像火山喷发一样倾泻而出,而孩子坐在车上默默承受我所有的负能量,静静的没说话。
人就是很奇怪的东西,或许此时此刻孩子要是跟我顶嘴撒泼我心里还会舒服些,可是他偏偏没有,他就静静坐在那里,看着窗外,安静弱小乖巧的可怜……一瞬间,我的暴怒就转成了愧疚,自责,怜悯和委屈……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妈妈,你看,那个是什么呀?”儿子首先打破平静,试图和解。
我的情绪还没有复原,理智告诉我,此刻沉默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我应付了一声,慢慢调整呼吸,试着让自己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8:22
努力想要恢复平静但心中却始终忐忑,隐隐觉得,等下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或许是女人的第六感吧,果然就在这时,“嘭”的一声,前面一辆出租车拐弯急刹车,我追尾了。看了眼时间,8.22分,还不晚。我摇下车窗,
“师傅,是撞到了对吗?”
“撞到了。”
“严重不?”
“还好,不怎么严重……”
“师傅,那怎么办?”
“走保险吧要不?”
“不行,我赶时间,送儿子上学要迟到了……”
出租车师傅站在原地,看着我,没说话……
“这样吧,我微信支付你些钱,您看行吗?”
司机点点头,掏出手机,扫码,支付,完成。
临走时,他回头摆摆手对我说,“小姑娘,开车时候慢点,别太着急了,昂。”
我上车看了看儿子,问:“没磕到吧?”
儿子说:“没事的,妈妈,我们这都不算交通事故,对吧!”
“嗯,小剐蹭而已。”
好神奇,刚才莫名的愤怒突然间就烟消云散了……
我瞥了眼表,8:31分。不早不晚,刚刚好。
9:13
回到家,轻描淡写的跟父母说了句车蹭了一下,没有提起追尾的事,或许害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的唠叨。父母没有问太多,因为他们各自忙着年底的大扫除,两个老人拿着清洁工具把厨房的柜子全部擦洗腾空。
“这个还要吗?还没过期。”妈妈问。
“不要了吧,留着也不用,堆在角落里,下次找不到还得买,越留越多……东西多了就乱,扔了吧!”爸爸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妈妈说着,把落了灰的大大小小袋子丢进了垃圾桶。
是啊……如果不把心腾空,它就永远被杂乱的东西占据着,那么美好的事物怎么能进得来呢?东西如此,人亦如是。
下午1:35
推着小车带老二逛公园,老二想要下去玩小石头,可是他不会说,就咿呀叫着,我没理解他的意思,就蹲下来耐心的边问边猜。突然发现,有了二宝,我把情绪都丢给了老大,把耐心都分给了老二。就像昨晚老二半夜醒来哭闹好几次,孩子爸爸起来又抱又哄,这是老大从没享受过的“待遇”。我问孩子爸,“咦?爸爸,我发现你对老二怎么那么有耐心?老大那时候要是吵了你睡觉,那绝对要被吼的……”爸爸说:“因为老二是小宝宝啊……”
3岁多自我意识敏感期,正是跟大人反着来的年纪,说“不”成了口头禅。而弟弟,1岁多点,自我意识还没那么强烈,咿咿呀呀伸手要抱,刚好是非常讨人喜欢的时候。所以,不知不觉间,我们都把哥哥当大孩子看待了。可是谁又比谁大多少呢?突然有点同情哥哥了。
下午4:02
开车去幼儿园路上,像往常一样打开樊登读书,讲到《不吼不叫》,书里说
你在大吼大叫时的智商基本为零,它让你无法感受除了愤怒以外的情绪,其实你可能还有着恐惧、悲伤、失望、羞愧种种情绪。尤其是羞愧,当你感到羞愧时,其实是在责备自己不够好,此时,你对孩子也难以宽容,你会用吼叫孩子来掩饰自己的羞愧。而正视现实,意识到自己卡在哪,认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你就可能得到疗愈。
吼叫的深层原因,如同冰山,看表面是因为外界的触发,而如果向内探求,就会发现还有更深层的内因。有时候没有外部触发器,你也会突然爆炸,就像愤怒找到了会发芽的土壤一样。比如,当你感觉孤立无援、睡眠不足,或者总没有自己的时间时,愤怒也会破土而出。此时,你可能需要评估自己要做的事,找出优先级,让自己多睡会儿,利用下互助网络,给自己挤出单独的时间和空间。改变土壤环境,愤怒也就不会发芽了。
我为什么总因为孩子浪费时间的事情失控呢?反思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呢?
是时间。
对于一个二胎全职妈妈来说,自己的时间何其珍贵,我接受不了有人浪费它。而我的孩子,却随意挥霍着我自认为很珍贵的东西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我却要为他浪费掉的时间买单。我愤怒的背后,是对自由的渴望,我羡慕又嫉妒,无奈又失落。
下午4:50
开车回家的路上,堵车了……20分钟路程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可是我并不觉得漫长,因为有儿子在。从上车开始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
妈妈,你看车的轮胎怎么瘪了?这不是画着呢,一个轮胎,下面这条线是马路。(车仪表盘显示胎压不稳)儿子不说我都没注意。
妈妈,你打开车灯了吗?
妈妈,你等红灯怎么没挂N档?
妈妈,我看到一辆警车过去了,是不是堵车是因为前面出事故了?
妈妈,我爱你哦❤️那么那么那么爱……
儿子总是能细心捕捉到我常常忽略的东西,他浪费掉的每一分钟…都是在认真观察。
我在意的是时间,而儿子感受到的是慢下来的美好。
妈妈,明天是新年了。我4岁了对吗?
路上车堵成了一排。我看着窗外,有着急按喇叭的男人,有把头贴在车玻璃向外望的小孩,有开车打着电话的中年妇女,有关灯不再接单的出租车司机。不知道他们每个人又有怎样不同故事?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奔回家的路上。
下午6:40
刚刚到家,孩子爸发来信息,加班,晚会儿回,不用留饭。然后紧接着发来一条头条新闻链接:武汉发现病毒性肺炎,27例,7例病情危重……
天呐!太可怕了!还好,我的家人们都健康。
晚上7:45
孩子姥姥姥爷收拾屋子的时候找出一堆乐器,跟孩子们在客厅演奏,姥姥敲非洲鼓,姥爷拿铃鼓,两个小家伙一个沙锤子一个拇指,各种叮叮当当声音交织在一起,怎么突然有过年的感觉了………
我躲在屋子给手机充电,刚想自己美滋滋的偷个懒,休息一下,突然想起来,还给孩子约了8点的线上课……
坐起来,找材料,开电脑,准备……
晚上9:31
陪老大上完课,接着哄睡老二,老大各种兴奋乱跑,无意中吵醒了老二,然后继续哄睡,看着逐渐消失的时间,我又要开始烦躁了……
晚上11:31
孩子爸还在加班,老大没有睡,我在写总结,老大不断的打断我的思路。
妈妈,给我念本书吧!
妈妈,你看我这个……
妈妈,你在看手机眼睛就瞎了……
我说,儿子,妈妈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我正在写一个总结,必须很专注,不能被打扰,你可不可以自己看看书,玩会玩具,困了就躺下睡觉好吗?
嗯,我说,等你写完了再给我念书。
我以为他会哭闹,结果他自己乖乖去玩玩具去了,再没打扰我。
原来,表达出自己的合理需求也没那么难嘛……
晚上11:24
还有20几分钟,2019年就过去了,翻看今天的流水账,就如同我19年一整年一样,有惊喜,有无奈,有忙碌,有困惑,有挣扎,有烦躁,有觉醒,有欢喜,有感动,有悲伤,有疲惫,有委屈,有欣慰,有温暖,有绝望,有感恩……正是这些复杂的好的坏的情绪,一直拥抱陪伴着我,如影随形。虽有遗憾,却也圆满,人生不就是这样嘛……
翻看朋友圈,大体内容都一样,大家都在诉说过去的不易又期待美好的未来。
借用《人生果实》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总结:
风我吹落枯叶,枯叶滋养土壤,肥沃的土壤帮助果实,缓慢而坚定地成长。万事万物都处于因果循环之中,认真生活。认真对待人生的你,一定越来越好。
晚上11:55
孩子玩着玩着自己睡着了,就趴在我胳膊边上,我轻轻亲了他一下,给他盖了盖被子。感恩儿子,来到我身边。❤️
2020年1月1号 0:00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