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很漫长,发生了很多事情,周一仿佛离的很远很远。每当我有这样感觉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周过的还算不错。
之前经常是每天下午下班后常去操场跑步,这周不知道怎么地,跑步少了。下班后骑车出去,顺着一条陌生的道路一直往前骑,骑累了,饿了,就找地方吃点东西、休息会。
周一
周一下午顺着纺织路一直往前骑,我看到路旁的车辆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道路的两旁,树木在斜阳下拉起长长的影子,感觉很舒服。道路右边的公园在几个街道上延伸,许多人在公园里遛狗、运动,或是躺在、坐在草坪上。我看到赵定河旁朋友圈里几个钓鱼佬,常常钓鱼的地方。我走进纺织路快到头的菜市场,里面干净整洁,买了点饭,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啃着馒头,吃着凉菜。当我吃着饭,在公园里坐着的时候,想要给人打电话,说点什么?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周二
周二操场上跑着步,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DJC。我和DJC认识很长时间了,从大一到现在,关系也一直不错,一起吃饭、一起骑行,算是在科院关系很好的人了。上周DJC因为家中有事情,回家了一周,一周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我无法安慰他,也没有办法安慰他。能做的就是跑步,搭话,再跑步,搭话。搭了两三次话,我也不想跑步了,就问他吃饭去不?他说行,不过他说他要吃米饭。两人出了操场,往校门口走,走到跳蚤市场才发现,都没有拿手机,哈哈大笑。回寝室拿手机。本来想去大学城里面吃饭,他说,去易美那一条街吃饭吧,离你学习的地方近。我忘记怎么接的话了,两个人来到了易美旁边的粉面庄。两瓶啤酒三个菜,他说我听,他说我听。之后,去纺织路旁边的公园遛弯,走走停停。找了家已经关门的店,坐在台阶上,脱了鞋子,看着路灯,旁边的行人和感受慢慢起的风。说的具体是啥忘记了,感觉很惬意和自在。【说了:毕业后一年最少见一次面,无限的游戏】
周四
周四下午被导员叫到办公室谈话,回到小组,看了一篇文章。之后,骑车顺着出去溜达,顺着科隆大道走,走走看看。来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之前暑假在园区开组前去过的一个商场。看到旁边有三四个外卖小哥聚集在一起。很好奇美团骑手是怎么接单的?于是向前搭话,慢慢才了解到。美团骑手分为两类,一种是签约的正式工,另一种相当于零工。正式工就是在路上看到的穿黄色衣服的骑手,每个骑手每月会进行排班。好像有两种排班方式:中班和晚班,在新乡中班一个月平均是3千元,晚班一个月平均是5千元。正式工需要在排班的时间段上下班、送够一定的订单,及时刮风下雨也需要出班。另一种是零工,没有黄衣服,单价低,但是时间自由。平台派单会优先正式工,之后会根据算法给零工进行派单,每个人能够收到的单子是不同的,并且是不同步的。如果你之前给每栋楼中的每户送过外卖,那么当这一个用户再次点单的时候,会在同样的情况下优先派送给你。没想到美团对于骑手是这样管理的,庞大系统的算法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生计。
找地方吃饭,吃完饭,车停在路边,顺着路溜达,发现了一个公园。找个亭子坐着,点开微信读书,看会《看见》,柴静写的,对作者不是很了解,看了这本书的序言,感觉不错,就看了下去。把人当成人,放到中心的位置,看到他人,了解他人、理解他人,不带着自己的思维模式,仅仅去看见。书不错,很容易沉浸其中,被文字咬了好多包。
周六
周六蓝桥杯,在轻工业大学的科学校区比赛。我一个朋友在工业大学的莲花校区,两个地方离得很近。参加完比赛,回到新乡,晚上下班后,在我们最近不怎么频繁聊天的四人小群里面发起了六一快乐,之后聊了聊今天做了什么?我们四个当中有两个人在郑州、一个在焦作、一个在新乡。后来聊到什么,我说到了今天是在轻工业大学参加的比赛。之前参加比赛也没有和他们说,于是就有了这差不多一年以来的爆发【也算是朋友对我的提醒,很感谢!】。从加入家族后,忙于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减少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班级里面的同学知道我忙,几乎不怎么去上课;室友知道我忙,天天起的早、回去的晚;朋友知道我忙,在群里不怎么主动发信息;家人知道我忙,电话打的也少了;很多时候我们之间的状态都是有事情通知,交流的废话少了、分享少了。这种状态存在已久,如果不进行协调与平衡,最后就一定会出现破裂。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出现了疏远感,很多玩笑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我陷于有、意义、道理之中,困于自己,却忽视了无、感受、情感。要分享、要亲近、要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