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初,确定自己怀孕之后,心情有些复杂,既高兴又紧张。
26岁的我,感觉自己突然当妈妈了,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感觉自己都还不够成熟,我又如何能当好一个妈妈,我能教给他什么,但又庆幸一条新生命能在我体内诞生,能陪伴他成长感觉又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
于是在懵懵懂懂中当了妈……
由于在工作中接触了性教育,明白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无比幸运的:
受精卵的形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一个胎儿也是长期汲取日月之精华而健康成长;
一朝分娩身体和心理都面临巨大挑战与风险,可能面临生死一线。
所以,对于生命,我充满敬畏感。
每每看到或者听到随意进行人工流产的人,我都感到非常心痛,不尊重生命不爱惜自己的人,生命自然也会从其他方面教给她一些功课。
怀孕前三个月,某次去中医院产检,医生说有先兆流产的迹象,开了一堆保胎的中药,但到后来药都没吃完,浪费了。
后来逐渐感觉中医院的检查不靠谱,每次检查完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检查很单一,药开很多,价格偏贵。
后来思考再三,换了家西医院,之后各项检查清清楚楚,身体各项指标都有具体数字,还有具体检查流程的指引,所以内心感觉,如果生孩子,选择西医院比中医院好一些。
也是因为说有先兆流产迹象的那次检查,我开始变得格外重视自己的身体,开始关注怀孕相关知识,结果发现越紧张越担忧。
因为经常在网上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比如怀孕中途胎停了不得不流产,生出来的孩子身体不健全,怀孕过程中稍有不注意都会对孩子后续有各种各样的影响。
过年期间,因为疫情影响没有及时去医院检查,有一次还晕倒在厕所门口,自己缓了好半天才站起来,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贫血,还缺钙的缘故,之前却非常任性地想吃什么才吃什么。
所以这个时候,才深切体会到生命共同体的感觉,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便该对这弱小的生命负责,承担起一个妈妈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之后我便时刻感受着自己身体的变化,进行动态平衡管理,希望分娩那一刻见到一个健健康康的宝贝。
因此,及时配合检查,戒掉了外面的零食,整个孕期很少吃外面的东西,除了家里的每日三餐加水果,其他都吃得很少,听说苹果是孕期“圣果”,基本每天一苹果,每天保持好心情,规律作息,每日胎教,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每天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过得很充实。
宝贝生下来之后,确实很健康,没有黄疸,没有任何疾病,大家都夸貌美肤白,平安喜乐,足矣。
单位很贴心,上班之后因为疫情影响就近联系同事上下班接送了一个月,还减轻了工作量;同事们也很照顾,重体力活不让干,有什么事也及时帮忙;家里人也很照顾,每天都能从家里带上新鲜热乎的饭菜中午热饭吃;还有家人朋友的关心。
不自觉地“妈妈”这个角色便成为大家的重点保护对象。
怀孕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最受影响的其实是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不过也是宝宝在给我们传递信息呢!
前三个月宝宝还在适应妈妈身体的阶段,所以妈妈的身体变化也是最明显的,就有可能出现恶心、干呕、犯困等身体现象。
过了三个月就像正常人一样,不过宝宝在肚子里慢慢长大,有时候在肚子里面翻滚,有时候伸伸手,踢踢腿,胎动感觉非常有趣。
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睡眠了,三个月之后因为尿频就再也没有睡过整夜觉,生完孩子更没有整夜觉了,哈哈,习惯就好。
后面三个月因为宝宝越来越大了,活动空间不大,非常容易耻骨疼,多补点钙就好了,也有的人不会疼,这都取决于个人身体情况,到最后几周的时候,全身可能开始发肿,身体的不适感更强烈,随后就可能见红、破水,这个时候最容易紧张了,因为这个时候就是宝宝在告诉我们,我快出来啦!
新手妈妈的我很担心某天半夜就着急出来了,手忙脚乱......
孩子生出来之后,如果用心观察,其实就能发现孩子成长的特点,知道孩子处在哪个阶段的敏感期,然后适时引导,便可以和孩子玩得很开心,也做到了寓教于乐,孩子也因此更加高兴,更有安全感。
关键在于,我们首先要懂孩子成长的规律和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后续分享更详细的内容),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敏锐发现孩子给我们传递的信号,及时给予孩子引导,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没生孩子之前,一直不敢开车,因为去哪家里都有人开车,自然可以享受接送待遇。但怀孕了,上班不方便,老公在部队,自己开车是最方便的,尽管之前有同事接送,但每日都要绕圈子接送,给同事造成不便,心里很过意不去。
所以利用周末学习开车,16年拿到的驾照,居然在怀孕期间开始拾起来,从3月份开到了7月份,是孩子给了很大的勇气,否则可能都没有这个机会,学会开车之后行动更自如了,也体验到了说走就走的快感。
以前觉得刚生下来的宝宝好无趣呀,说什么都不懂,怎么逗都没反应,听到别人叫宝贝叫得亲热还感觉怪怪的,小孩子拉的粑粑又臭又脏,想有多远走多远,小孩子骨头嫩不会抱,也不敢抱,不会洗澡,不会换纸尿裤......
太多的不会也不敢,以前还觉得喂奶是个最简单的事情,有了孩子才发现,实践才能出真知,有些感觉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简单,原来不会做的只要用心也都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很好。
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我还发现孩子是非常有灵性的,做得好与不好都会立即用哭声给你反馈,我们在这互动过程中,更懂孩子也更懂自己。
在不同成长阶段,孩子与大人互动有不同反应;
叫宝贝是一种自然流露,嘴上叫着,心里甜着;
听到宝宝打嗝,看到宝宝拉粑粑了居然无比开心,洗被粑粑弄脏的衣服也不觉得臭,甚至因为孩子消化好而高兴;
到了不同月龄就学会了转换各种抱娃姿势;
喂奶也会遇到呛到、喂不饱、乳头皲裂,堵奶胀奶等各种问题,需要见招拆招;
学着怎么洗澡、换纸尿裤、早教......
结果发现什么都能干了!
带孩子最难熬的我觉得是熬夜,最多一晚上起来五六次,喂奶哄睡,困到眼睛睁不开依旧能打起精神照顾孩子,耐着性子哄睡,尽管已经到奔溃的边缘还是能及时调适自己的状态,有时候强大到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
总而言之,带孩子就是一个考验体力、脑力和心力的技术活。
很多时候能明显感觉孩子在某个瞬间又长大了一点,这种成就感与喜悦感无以言表,自己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自己也跟着成长了,释放了天性,无形当中激发了无限的潜能。
所以说,育儿先育己,当乐在其中,投入其中,累只是暂时的,过去之后就忘了,现在回想一下,孩子带来的快乐远比生孩子时的那种痛苦深刻得多。
一直认为,养育孩子,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苦哈哈的事情,或者是一个任务,彼此乐在其中,才能收获更多,我也将在这条快乐的路上继续前进!
欢迎大家与我一起交流更多经验~(作者: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