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
卡勒德·胡赛尼
“人们数不清在她的窗外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墙壁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一千个灿烂太阳的温度是否能温暖阿富汗人民那被战争和苦难折磨了几十年的心呢?
这虽是一篇小说,但读起来却给人一种纪实文学的体验,时间跨度是一九七几年到两千零三年,真的是很近的年代,在那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阿富汗人民饱受战争的折磨,苏联入侵,塔利班统治,基地组织出没,这些都是在新闻里经常能听到的名词。虽然能够理解战争的残酷,能够想象在那种环境下生存的人们的艰难,但读完这本书,依然要感慨于人类承受苦难的能力。放眼望去,虽然曾经的美好已经消逝,虽然未来之路茫茫然不知所向,甚至可以说是漆黑一片,但只要还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一星星光火,一丝丝挂念,人就可以在苦难中继续前行。
曾经听人说过这么一段话,他说:“虽然逆境的好处无法估量,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你们都不要陷入逆境,这不是辛不辛苦的问题,因为啊,逆境里的人都很难再善良,或者说不如顺境里的人善良,受够了苦的人,哪还有满心的温柔去对待别人呢?”
逆境尚且如此,那苦难就更不用说了。刚开始对这种观点深以为然,后来想想,也不尽如此,其实,人性中光辉的一面可能也恰恰是在苦难中才能被表现出来。
小说中两位女性之一——玛利亚姆,可以说,她的一生真的能称的上一部苦难史了,没有父慈母爱的美好童年,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没有膝下承欢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一次次的失去,私生女的身份,母亲的唾弃,父亲的不认可,丈夫的暴力,以及数次失去孩子的痛苦,曾经再温柔善良的人,也可能被这些磨砺的或尖厉刻薄或麻木不仁了,她曾经也确实如此。
莱拉,这个比玛利亚姆小了将近二十岁,在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可怜女孩,被玛利亚姆的丈夫拉希德从废墟中救出来,并安置在家中。对于这个女孩儿,玛利亚姆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同情或怜悯,而是焦躁与不安,她怕这个女孩会来争夺自己的丈夫,所以急迫的想将她赶出自己家中。而莱拉最终也确实嫁给了拉希德,只是,其中有太多无奈和迫不得已,但是玛利亚姆并不了解那些,她就像是一个被侵犯了领土的母狮一般,毫不包容的释放出了自己尖锐的敌意。
莱拉,她与玛利亚姆不同,她有一个思想先进开放,极力为她提供好的教育与好的生活的父亲,还有一个让她体会了爱情甘甜的青梅竹马,起码在十四岁之前,她是在善意与宽容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她懂得谦让与克制,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对出路的打算,面对玛利亚姆的敌意与刁难,她选择退让与隐忍,但有时也会有适当的反抗。就这样,两个女人间的战争持续了将近一年,直到有一次,当暴躁的拉希德向玛利亚姆再次举起皮带时,莱拉冲过来抱住了这个男人的手臂,让玛利亚姆免除了一次皮肉之苦,虽然她在这之前并没有做错过什么,虽然这次拉希德对她的暴力相向全是莱拉所致。
后来,她对莱拉说:“从来没有人为我挺身而出过。”所以,在遭受冷遇、不公与暴力时,她只会蜷缩起身子,浑身颤抖的默默忍受,等待着所有苦难从身上碾过,一遍又一遍,直到习惯,麻木,毫无知觉。
在恶意的环境下踽踽独行了这么久,但其实,她心底却还是保留着那份纯粹的善,所以,只要有人愿意给出那么一点点光,她甚至都可以拿生命去守护。
最终,她和莱拉成了朋友,更深切一点的情感,有些时候,她是将莱拉当做自己的女儿来看待的吧,或者说,只有在莱拉身上,她才体会到所谓的“家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当时在读到拉希德,玛利亚姆,莱拉三人冲突最激烈的那一段时,其实还没有什么太过深刻的感受,现在想来,对于一个习惯了逆来顺受,面对丈夫的暴力从来都是默默忍受,小心过活的人,让她举起铁锹,狠狠砸向那个一贯施暴者的头,这该需要莫大的勇气吧,如果没有莱拉的生死悬在心尖,她这一铁锹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砸的下去。人呐,当有了需要守护的东西时,往往能变得坚强的多!
玛利亚姆,她的一生鲜少得到爱,最终却为爱献上了生命,这不失为一种伟大。
书中还有太多的人物:娜娜, 扎里勒,拉希德,塔里克,莱拉的父母等等,每个人都有很鲜明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情感表达,作者对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把握真的很赞!另外,双重视觉的叙事手法也很新鲜。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作者真是把“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两位女性角色,每一次悲剧性的转折到来之前,作者都会为她们铺垫出长长的美好幻想,以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以为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她们,到头来,不仅是空欢喜一场,还伴随着巨大的苦难,这种强烈的对比,也很是让人印象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