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组织部的灯》,文中讲到组织部的灯是信念之灯、为民之灯、勤政之灯、担当之灯、清廉之灯。参加工作后才发现,在乡镇,也有这样一盏“永不息灭”的灯,那便是党建办公室的灯,此“灯”听起来虚无,看起来缥缈,却是一盏辛勤的灯、敬业的灯、奉献的灯。
灯的背后,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只要有人经过政府大楼,抬头看去,一定会看到党建办公室的灯。无论是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傍晚,还是在夜深人静、众物皆眠的深夜,昏暗的灯光在漆黑的夜晚总是显得愈发明亮。寒来暑往,昏暗的灯光下,一群忙碌的背影总是若隐若现。苍茫大地,万物有情,大白鹅“轧轧”地叫声,窗外寒蝉蛐蛐的浅吟,似乎在为这盏“辛勤”的灯歌唱,“歌声”伴随着忙碌的身影,成为黑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房间虽小,却留下了万千群众勤劳的足迹,记录下了万千干部辛劳的身影。灯光虽暗,却照射出党建小伙伴们心中的辛勤之光、敬业之光、奉献之光,永不熄灭。
灯的背后,是一个“无尽的思念”。工作之余的他们,本可以回家看望父母,一家团圆,共叙天伦之乐;本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信步溪头、坐论风月,谈过往聊古今。但是他们没有,多少次快到周末的时候,给家人的往往只是一个电话:“这周我要加班,不回家来了,等下周吧”;多少次好友热情相邀,留给朋友的却是一个电话“我这边很忙,抽不开身,我们下次在聚”;多少次到饭点的时候,给同事的依旧是一个电话“我这边材料还没弄完,你帮我带一份饭来办公室一下”。作为90后的他们,也有父母需要照顾,也有朋友需要相见,也有恋人需要陪伴,儿女情长不再长,天伦之乐难享乐。家人有过太多的埋怨,朋友有过太多不理解,他们也都曾迷茫过,挣扎过,他们也曾怨过、念过、也曾哭过、愤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少次,好不容易得空回趟家,前脚刚跨进家里面的门槛,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茶水,一个电话又被火速召回;多少次,加班到凌晨一两点,连什么时候回的宿舍,都忘记了。很多时候,家虽然近在咫尺,却难得回家见上家人一面,仿佛远在天涯。留下的只有和家人、朋友、恋人之间彼此期待的眼神和落寞的等待。
五加二、白加黑,起早又贪黑。这就是他们工作的常态。灯的背后,不仅有他们的加班加点的无私付出,更有他们家人和朋友无尽的思念,闲暇之余,他们也经常这样自嘲,“再这么下去,大家都脱不了单了。”。
灯的背后,是一群“钢铁铸就的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这里不及铁打的营盘,却有一群钢铁铸就的“兵”。在这里,没有军规军纪的严明,没有战火纷飞的硝烟,有的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讲政治、讲奉献、讲纪律、讲责任、讲效率的工作作风;有的是一名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应有的风采。不管是刮风下雨,亦或是严寒酷,走的最晚的是他们的身影。在这里,大家似乎习惯了埋头苦干的生活,习惯了伴着月亮回家。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也有的人很想问,他们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因为这是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正是这样的信念、责任和担当,坚定了他们奋斗的方向。
在“灯”的照耀下,他们淡化了周末的概念,减少了陪伴的时间,当别人笑问:你们图什么?他们却笑而不语,心中答到:不图什么,只为工作!亦或许,在这盏“灯”的照耀下。他们创造了诸多优异的成绩,但在这“成绩”的背后,却是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
灯的背后,是一缕“酸甜苦辣的时光”。岁月沧桑,春去秋来,时光就如同流水般从指间悄然划过。党建的时光,恰似一段“苦修”的旅程,一路上的荆棘丛生,一路上的披荆斩棘,酸、甜、苦、辣,可谓世间百态皆尝尽。还记得,“他”刚到党建办报到那天,坐在办公桌前,心里很慌张,第一天整理材料就出现了很多错误;还记得,“他”第一次写汇报的时候,写出来的报告不忍直视,反反复复修改很多次都还没有达到要求;还记得,“他”辛辛苦苦整理完档案后,还没被别人误解。这其中,满满的“苦味”和“酸味”;从那时起,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党建“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严谨、细心深深烙在了他们的心上。后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大量人员脱产下沉开展工作,工作量与工作任务再次增加,他们逐渐感受到党建工作的“辣味”越来越浓,但也正是这浓浓的“辣味”,“辣”出了我们工作的干劲。“辣”出了一名基层干部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把“初心”和“使命”担在了肩上,落在了行动上。在“修炼”的旅程中不断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时光仿佛一杯甘甜的清茶,茶叶因沸水的冲击而散发诱人的清香,有苦方能衬托甜的浓厚。现在的他们已经慢慢褪掉曾经稚嫩的外衣,慢慢尝到了完成一项项工作后的“甜”,尝到了大家认可的“甜”,更尝到了成为一名合格基层干部的“甜”。
灯的背后,是一段“丰富多彩的回忆”。“回忆之所以变得美好,是因为我们内心融进在了这段时光里。”
你看,每到赶集日的时候,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水果、零食;你听,闲暇之余的他们开怀大笑的声音。90后的他们刚参加工作,虽然在物质条件上两袖清风,不及他人,但是,在精神上,他们却无比丰盈,一举手、一投足、尽显时代风华,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电话,无不拨动美妙的心弦。也正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这些零零星星的碎片,自然剪辑成了党建日常的一部没有结局的“连续剧”。在剧中,记录下了他们在水乡大地的每一个脚印,;记录下了他们深夜加班加点的忙碌背影;记录下了他们开怀大笑、乐此不疲的场景;记录下了每位领导和同事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记录下了……记录下的这些美好的片段,让他们枯燥乏味的工作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更让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他们深深地感到肩负使命的光荣和自豪。他们将继续带着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走向春花烂漫的诗和远方。
“燃青春之火、立青春之志”这是他们一直秉承的初心,为了青春不留遗憾而努力奋斗,为了在新时代的征程路上留下人生足迹而不断追求。虽没有政坛精英的显耀,也不会有商界巨子的财富,但他们充满青春与热血,在水乡土地上,他们将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基层这个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听着《光辉岁月》的旋律,脑海中回望着党建工作的这段旅程,眼前仿佛金色的光辉洒满了这段难忘的旅程,也照亮了前行的路,星光璀璨、光彩夺目。
故事还未结束、行动还在继续。如今,脱贫攻坚已是硕果累累,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只要“灯”未灭,他们快马加鞭的节奏还将继续;砥砺前行的脚步还将继续;创新攻坚的勇气还将继续。淡漠荣誉鲜花,远离躁动浮华,他们将不忘初心使命,整理行装再出发,努力做好新时代答卷。
今天,是10月1日,听说是国庆节,又是中秋佳节。今夜,没有皓月当空,办公室大楼一片寂静,与之前相比,似乎少了几许喧闹。此时此刻,党建办公室的灯又亮了起来。只要这里的灯还亮着,这里的故事也还会继续。作为水乡基层干部,党建的一员,他们将以微微星火,助燃这盏明亮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