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束腰、卷草纹、马蹄足,要不是高仅20.5厘米,明末清初的这件黄花梨算得上是张精美的炕桌。
格角榫攒边抹镶面心板,标准的明式造法,对形材艺的讲究,正是则从边框宽大,整板无拼开始。
冰盘沿向下微敛,中段一道打洼,使线脚异于常规,然后内收至底压边线。束腰、牙条一木连做,以抱肩榫将腿子、面板相连。牙条、腿足沿边起线,形成四面完整的轮廓。另外,牙腿拼接处阴刻卷草纹,显得中间浮雕线条更加饱满。
牙板壶门状,铲地浮雕卷草纹,枝叶勾回、卷转自如;流畅、饱满的曲线尽显娴熟、快利的刀法。除此之外,黄花梨的棕眼特征于此处表露无遗。
再来看侧面,看似与正面相同的图案,左右卷草纹却相抵不相交。纹饰上的细微差别,其中自有深意,无奈学识粗浅不能释义,望知情藏友不吝相告。最后,牙腿边线下延,收于壮硕、有力的内翻马蹄。
器型精美,材质也不差,回头再看宽大边抹与独木整板,交替辉映的黄花梨金线在各部分均有体现。板面中央一个大大的椭圆,既是只鬼眼,又是两头山峰纹的开端。如此华美的构图、绸缎般的莹光纹理,似乎只有在明清老家具上才能看见。
除了外观完好,底部上看也无动手的痕迹,形、材、艺俱佳,韵味自然产生。其实,无论这是炕桌还是脚踏,它独有的艺术性都不改变,也不因价值十万或百万而有所增减。
一起来玩海南黄花梨收藏吧!长按关注“藏咖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