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P155-P167。关于更高层次思考的内容。这部分,虽然页数看得不多,但却是感悟最多的部分。
01.格局
书里说,如果人们过度重视决策的直接结果而忽视后续和再后续的结果,他们就很难实现目标。这是因为直接结果和后续结果的值得追求性通常是相反的,这会造成决策的重大错误。例如,锻炼的直接结果是痛苦和花费时间,通常被视为不值得追求的,但后续结果是更健康和更具有吸引力的形象,这是值得追求的。
我的理解是,眼光的问题,是考虑眼前还是顾及长远。就像我在找合作伙伴时,如果对方仅仅是想赚钱,这样的合作几率通常比较低。当然我不是说赚钱不好,而是说如果对方在做决策的时候,只考虑赚钱或者考虑成本尽可能低从而选择廉价的服务或产品时,不考虑品质或口碑或后续的影响力时,我是很少与这类人继续合作的,因为理念不一致。即使勉强合作,也会在合作中出现各种因理念差异导致的沟通说服和不舒服的相处感受。
也让我想到,今天和新班学员做一对一课前教练时,他说虽然我们学费贵,他又在三线城市,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报名。因为他考虑的是,自己学习后对于他工作的后续影响力,比如他也做培训,他考虑的就是自己学习后是不是可以提升授课效果,让他的学员更容易记忆,同时打造他的特色课程,将思维导图融入到他的专业课里,可以让课程售价提高。这些后续的影响力,是他选择报名的原因。
回到书里说的,我非常赞同,关于只关注眼前还是后续结果的部分,这和决策息息相关。而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决策组成的。所以,书里说的,我遇到过,我也借此提醒自己,一定要更深入的探究,事件背后更深入更本质的影响,再做决定。
02.定位
作者是用一个机器比喻一个更大的思考系统。而我只想表达,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工作者还是设计和管理者。
举例来说,我前两天接的创业公司的教练咨询,对方是老板,但苦于公司刚起步,很多大小事情都得自己来,他们也招了人,现在困惑的是公司的气势不高,积极性不够。具体来说,他虽然底下有业务员,但大部分时候是他自己来跑业务,虽然新来的业务员也能做事,但只做他设定范围内的事,不经常出去,电话也是按着任务来打。弄得他很累也不知道如何管理。
其实,结合书里说的人物角色,这个创业老板,只做了工作者的事,而他本人还有另一个身份:设计者(实现公司目标)和管理者(监督和管理自己或他人达成目标),他却没有做。
书里说的最震撼我的是:大多数人一直都把自己看作机器中的工作者。想要取得成功,作为设计者和管理者的你必须客观看待作为工作者的你,不高看自己,也不让自己承担不应该承担的任务。
也就是说,尤其作为创业者或者领导者,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专业人员或业务很厉害的人,而是看到更高的层次,从宏观层面上,思考我们要实现什么目标,我可以找谁怎么做来实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关注目标的执行发展情况,而不仅仅低头做事,到最后要么我们虽然很厉害但累的半死,要么因为手中的事太多忘记看大方向,在未来可能导致决策的大失误。
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去区别看待:设计者、管理者的自己和工作者的自己。
03.请教而非固执己见。
书里说,大多数人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不客观看待自己以及其他人,导致他们一次次地栽在自己或其他人的弱点上。这么做的人不会成功,因为他们固执己见。成功的人,能接受其他人的观点,能客观看待自己(包括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和其他人,从而可以让正确的人扮演恰当的角色,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感受最深的是,关于请教而不是固执己见。其实,当我们有些成功经验之后,会因为这些成功经验错误地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不太喜欢别人质疑自己,更别说当自己遇到不懂时,向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了(请教的内容正好是对方擅长的)。这往往会让自己越来越狭隘,成为井底之蛙。
这里面有个逻辑陷阱:我可以做好一切。
所以,当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错误或向他人请教时,是因为我们假想自己在任何方面都很厉害。但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人无完人,我们无法在任何方面都足够优秀。所以才有了人与人的协作,相互取长补短。
向他人请教自己不擅长的问题,是很平常的事,前提是我们客观得看待自己。如果心态平和,本着学习的态度,通常相互交流时还会迸发出更多有价值的想法。这是相互促进的正循环。
说的有些多。以上,是今日的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