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野狸
我比较喜欢看小说,选择经典,毕竟时间沉淀的都是好东西吧。一般都在豆瓣上选择,看过一些评价才会选择购买吧,我觉得自己阅读面还是很狭隘的,希望接下来能宽广一些吧。
^_^萌萌菜
我一般看別人的書單,然後看下書評,再試讀下,覺得有興趣就會買,還有些感覺有用的書也會買。
洛洛
我选书的标准有两个维度,分别是兴趣和效用。效用高的书主要是我认为对我有帮助的书,比如拓展我的知识层面(比如我最近想学习的主题或科目);兴趣高的主要是给我内心带来极大地满足感的书,比如看到某个书单、某本书上介绍,或者某个人介绍了这本书好像很好看的样子,突然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样子的书。选书参考的具体方法一般是通过豆瓣评分和间接,还会看豆瓣的短评长评还有亚马逊的评论,再加上自己的主观喜好选择。
晓月
我买书一般就是工具书和休闲书了。工具书比如怎么种多肉啊、怎么刻橡皮章啊、高效工作法之类的,里面的内容拿来就能用,可以很快学到一门手艺或者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休闲书就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漫画等,看了陶冶情操,心情愉悦,这些书一般是通过朋友推荐、公知推荐、或者偶然看到甚是喜欢,就会买回来。
寒雪
我也特别喜欢看小说,不过一般都是选择经典名家名著,不看网络小说,也喜欢大家推荐跟豆瓣评价、排行榜之类的,范围有点狭隘,希望慢慢改进吧。
笑笑
我选书基本来自于这样几个途径:1、最常见的是朋友推荐,包括专业书、工具书和休闲类书籍。当推荐理由激发了我的感兴趣,我就会找来读一读,毕竟读过之后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嘛。2、逛书店偶遇的好书。以前更多是逛实体书店,现在多半在网上搞定。逛的过程中往往会不经意发现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的书,便欣喜地收入囊中。3、根据自己意愿主动去寻找。比如我最近忽然想读读散文,就会去看看网上有什么推荐,再试读上一段,选些自己喜欢的出来。整体来讲,我选书还是比较随意的,跟随自己的意愿,读想读的书籍。
楚汐
我选书的途径有这么几个:①、豆瓣评分&书评,亚马逊书榜等;②、一些大牛的书单,比如之前的罗辑思维推荐的书,还有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③、公众号荐书书单,比如“不止读书”,会根据他的荐书和书评看自己是否有兴趣;④、有些在看的书会有推荐书单;⑤、身边朋友的荐书;⑥、现在多了个,看咱们群里大家在读的书,因为有大家的读后感,一不小心就被勾引到了。。。以上选书方式不分顺序哈。一般来说,我看非虚构类的书,就是要动脑的哈,我还是喜欢纸质书,可以在上面写写画画的,所以我家书架好多。。。囤书。。。小说类的一般会在kindle上阅读,通常外出的时候看这类说多,比较适合在路上,轻松。
我看书范围比较杂,啥都有兴趣,文学,小说,散文,诗歌,艺术类,哲学,历史,经管,心理学等等,喜欢交替类型换着看,可以换换脑子。
大林
现阶段,我还处在消耗内存阶段,挑书没什么规则,但,如果刚读完关于死亡病痛等较沉重的书,下一本我会选稍微轻松欢快点的。同时,看到想读的书,会记下来,放在待读清单里。
原来
最开始参加读书群,挑书以有趣类的书籍为主,多为文学作品和小说,用于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中期尝试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现在时间比较少,又转回读小说,感觉自己选书的标准基本和自己是否空闲相关,忙的时候读有趣类的,闲的时候读有用类的,现在正在考虑要不要读和工作相关的书籍。
Joyce
我买书一般这几种,第一根据自己近期的需求买,比如我想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就买某类书籍;第二朋友介绍的,自己再去网上搜一搜书评;第三,网上促销活动,浏览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
小麦
我选书有点强迫症,跟听歌有点类似。喜欢一个人的歌,所有出过的专辑都翻出来听,比较今年读朱光潜先生的书,很喜欢,就把他的书都买回来。喜欢一首歌,所有的翻唱版本都拿来听,所以对某方面感兴趣的时候,会选一堆书从不同方面下手。最后。。。。囤书有点多,有时候消耗不完。。。。下半年一边消化库存,一边继续囤书。。。有时候就焦虑了
木棉
读书、写读书笔记,都是一个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
慧玲
我自己很喜欢美的书,有的时候是书名,比方说《闲情偶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云胡不喜》,有的时候是封面,这个就是自己逛书店的时候,看到合眼的书就会拿来看看,很多时候内容也会不错,个人很喜欢三联出版的书,比方说杨绛的《斐多》,《我们仨》以及黄仁宗的《中国大历史》,别人推荐的书也都会列在书单或者放在购物车里,囤几本书就会买。而在读书群里的读书都是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前段时间想着把自己正在看的英文书整理笔记,然而每天状态不佳,又拿起蒋勋的《品味四讲》开始看。看书一方面有利于自己,另一方面是想调节自己的心情。现在个人很偏爱散文,也许是自己还没有学会平衡和放松,借着看散文的时间,让自己舒缓一下
笑笑对慧玲
很有同感。打开书来读,很多时候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不去胡思乱想那些有的没的,甚至暂时放下闹心的事。人沉静下来了,有时候思路就打开了,解决事情的好办法就会灵光一现跳出来。
罐头
我以前选书比较随性,在书店里看到封面好看的,朋友或大V推荐的,各种年度书单或者“豆瓣猜”推送的,还有各种“每天一本书”,“替你读书”等等也是我选书的参考。
“以貌取书”的方式,当然是最不靠谱,但我自己很容易犯这个错误。当把本应该用来都好书的时间花在了烂书上面,我就特别悔恨。所以,现在我遇到很吸引的封面或者书名时,我都先“豆瓣一下”,评分8分以上的才入手。
最近在了解统计学,但看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概率论的知识点,我没办法绕过去,这时候我会百度。如果百度无法回答我的疑问,我想可能是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太薄弱,有必要看一本书来系统学习。这种情况下是没有现成的书单或者牛人推荐的。我就会上知乎找找答案。然而,知呼答主们推荐的书也是琳琅满目,各有各的说法,到底要先看哪一本书呢?我自己的做法是,把答主推荐的入门书籍都罗列出来,分别查询豆瓣上的评分及网友短/书评,从中挑出三本,到图书馆借阅。如果这一本看不下去,就换另外一本,不行再换,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光靠看书的方式来学习一门专业知识貌似很难,但实际上,任何知识都可以自学,李笑来说他连游泳都是看书学会的,挺让人匪夷所思。
有时候不是我们太笨学不会专业知识,而是那些写书的人太装。我最佩服那些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一本让非专业人士一看就懂并爱不释手的好教材的作者。最近接触的《小岛经济学》和《控制论和科学方法论》就非常符合这一标准。
慧玲对罐头
外貌协会也没事的,哈哈,有些书有好几个版本,我会挑自己喜欢的那个版本买来,纸张也是我考虑的范围。其实一直都有考虑编辑和出版,总觉得只有懂书的人才能够把书以最本真的样子呈现。门外汉说的,仅个人想法。嘿嘿。现在我选书多会从自己喜欢的一本书里提到的细枝末节上去找书,之前看朱光潜的《谈读书》,提到了夏丏尊先生在作文见解上非常好,就买来看。之前看木心,了解了他的学生陈丹青,然后从陈丹青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另一面,就这么顺着看下去。就看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了。
慧玲
一开始总是有自己的一些读书习惯和读书想法,每周这样的交流,每次听到大家对读书的看法,虽然有和自己不同的,但都是认可的。然后就这么记下了。对自己的读书习惯也会有一些影响。笑笑一直会说读书的兴趣点和给自己的心情调节,这点我在最近这几天的感受特别深。
知遇
1.偏文学类的书:(1)无意中有时候了解到一些作家的生活经历,对自己影响大或者是自己感到特别的会产生好奇心想要去读他(她)的作品继续了解更多。(2)有些是经典的书,很多名人或者读书平台推荐的,看到了会先简单了解一下,觉得自己有兴趣的会列入要读的书单里。
2.实用类的书:根据自己想要提高哪方面,或者要解决哪个问题。先找准方向,然后会去搜索一些推荐,一般会在知乎、微博、豆瓣等等找到一些比较靠谱的读书分享。有时候怕推荐的书带有营销性质,就会直接搜书名,如果是好书就肯定能有很多书评或者平台推荐的评语,豆瓣的上也会有评分和书评。
哇
选书原则:1.跟随信任的牛人我真正开始边看书边思考是去年加入Eric的读书群开始的,所以前期都是跟着他挑的书看。我觉得这样挺好,跟着一个牛人,相信他的眼光。同样看《跃迁》的时候后面的书单里的《稀缺》,《巨富》这两本书也让我很感兴趣,所以加入了书单。
2.看书评,并结合用检视阅读法,今年3月加入阅益书社以后开始自己选书,我还是看致用类的比较多,期间看过一本冯唐的杂文,不适合做笔记,所以又回归到致用类书籍。选书的话看豆瓣书评,亚马逊书评,更重要的是用一下检视阅读,大概花15分钟,省的浪费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看一本不喜欢的书。
3.看群里小伙伴的笔记和推荐,比如小麦和慧玲推荐的朱光潜的《谈读书》,还有小麦和大林有关诗歌赏析类的,都打开了我的阅读视野。想读的书太多,生活真美好。
Hngry
我现在看书主要是实践,为工作充电,因为没有精力再放在别的上面了。而且也想找到实现自己的目标。选书主要通过豆瓣介绍和书本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