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从哪来,病从哪来

汗从哪来,病就从哪来,中医提醒,这4种汗不是排毒,也不是减肥,而是身体出现问题!


1、腋下出汗多——肝火或肝胆湿热

辩证:当腋下汗水淋漓时,中医认为这可能与肝火旺盛或肝胆湿热有关。肝经巡经腋下,一旦肝火上升,气郁于两腋,便会导致腋下出汗增多

表现:急躁易怒,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大腿根潮湿,胁肋胀痛,便秘尿黄

舌象:舌质红,舌边鼓胀,肝胆湿热还是出现舌黄腻

参考:肝火旺盛(牛黄解毒片)、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2、额头出汗多——脾虚或胃火

辩证:额头出汗较多时,中医认为是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胃经巡行经过头面部,脾胃虚或胃火旺盛时,头上容易出汗。

表现:脾虚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面色萎黄,消化不良,神疲倦怠。

胃火旺会出现口干舌燥,口臭,易饥饿,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舌象:脾虚(舌中有裂纹,两边有齿痕)、胃火(舌体大,舌质红,舌苔黄厚)

参考:脾虚(理中丸)、胃火(三黄片)


3、上半身出汗——肺气虚

辩证:上半身出汗较多时,中医认为是肺气虚弱的体现。肺气亏损,气不固汗,导致肺气无法正常控制毛孔开合。

表现:咳喘无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免疫力低,容易感冒。

舌象:舌苔淡白有齿痕

参考:益肺健脾颗粒


4、夜间盗汗——阴虚火旺

辩证:体内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阳亢虚火内生,晚上属阴而阴不守,导致津液外泄。

表现:无心烦热,失眠盗汗,腰膝酸软,眼睛干涩,咽喉疼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舌象:舌红少苔

参考:知柏地黄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