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吹牛是一门艺术,也有人说,吹牛不用交税,不管怎么说,牛指定无罪。
吹牛一词的来历,源于黄河上游沿岸为解决渡河运输困难想出来的“皮筏代舟”的办法,将牛皮经过特殊处理后,做成一个个皮袋,固定在木排下,这样就制成一个皮筏了。皮袋上留个小口,那个时候没有打气筒,就只能靠嘴吹,还得几个体格壮实、肺活量大的才行。所以,有人说自己能吹起牛皮袋时,没几个人会相信,认为说大话。于是对夸赞自己的人,会戏谑称:有本事去黄河边上吹牛皮去!从此以后,吹牛(皮)就成为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被广泛传播。
说到吹牛,王煜全老师在科技特训营的课上讲过马斯克。马斯克对于世界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特斯拉是电动车界的苹果,Space -X火箭成功发射与回收,实现了航天领域的商用价值,这些都是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最近又在热议的话题,依然跟马斯克有关,几年内乘火箭可以实现从悉尼到北京41分钟搞定的愿景。王老师说了,姑且不论载乘客的火箭几年内能不能要出来(最起码也得载几十人),美国对于航空运输的监审批,比FDA对食品药品监管的力度更严格,造出来以后试运行也得个十年二十年的,这期间如果出一次小问题,那就更别想拿到牌照了。似乎,吹牛已经成为科技狂人的标准配置,改变世界需要这样的技术硬实力。牛人吹牛,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得有自己的判断。
不知道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吹牛已经成为生活的全部,有着“一屋不吹,何以吹天下”的豪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小时候学过“狼来了”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肺活量有限,信用也有限,是不可逆的,这些故事都是在透支自己的信用。互联网时代,吹牛的代价更高,一个不小心,所有的公共交通都坐不了,生活处处受限。谁说吹牛不交税,得搞清楚谁说是谁,偷税、漏税可是重罪。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满招损,谦受益”,所以,吹牛需谨慎。
正如马斯克一样,改变世界,需要吹牛精神,人家吹上去的牛能接得住,要不牛也会不高兴的。
越来越发现,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重要性,身边有太多的人,长期缺乏这种表达的平台和机会,以至于突然上台,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的境地。吹太多牛,虽然会被挂上“满嘴跑火车”的称号,可是,一点儿牛不吹,还真不行。说吹牛是一种技术,那是沟通的技术,沟通需要勇气,吹牛的人抱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影响着身边的人,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先干为敬,做不做,先表明态度再说。这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状态值得我们学习。
吹牛不是万能的,不吹牛万万不能,在特定的情境里,我们需要吹牛的勇气。一头牛倒下去,千万头牛会站起来。
吹牛,有没有意见,只有牛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