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壶酒”接诗活动,引得诸多网友或参与,或转发,其中,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流传最为广泛,所得认同最多。
以酒赠饮天下,其间心胸确实潇洒畅达,令人欣羡。但实际上,聊斋中确实有这么一位以酒赠鬼的人物,只不过非是文人书生罢了。
《王六郎》一篇说的是,有位以打渔为生的许姓渔夫(有姓无名),因为喜好饮酒,每天傍晚总要带酒到河边去,边喝酒边打渔。而喝酒前,又总是先斟上一盅洒在河边,祭奠一下,并祷告说:“河中的溺鬼,同好者便来饮一杯罢!”这样便习以为常。说来也怪,其他人往往打到的鱼很少,而他每天却能打满筐的鱼。
一天傍晚,许某正在河边独自饮酒,见一少年走来,在他身边转来转去。许某猜想估计也是杯中友,便邀他同饮,少年也不推辞,于是二人便对饮起来。
只是忙着饮酒,这一夜竟连一条鱼也没打到,许某很是有些丧气。没想到,这少年笑笑说:“看来今天收获不多,我到下游为你赶鱼吧。”说罢,朝下游飘然走去。
过了一会儿,少年回来说:“妥了,有大群鱼要来了!”许某细细一听,果然有许多鱼吞吃饵食的声音,便重新撒了网,一网捕了十数尾大鱼。许某虽说也有点讶异,但也非常高兴,忙对少年称谢。
眼看少年要走,许某便说要送鱼给他,少年婉拒了,并笑笑说:“多次饮你的好酒,这点小事何必言谢呢?若你不嫌麻烦,在下便将常来找你共饮了。”
许某想了想,说:“你我初识,何来多次之说?不过,你若愿来往相助,自是求之不得,只是除外劣酒,也无他物相敬了。”问起少年姓名,少年说:“我姓王,没有名字,便叫我王六郎吧。”说罢,少年便告辞而去。
次日,许某将鱼卖掉,顺便多买了些酒。当晚,许某来到河边时,六郎早已在那等候,二人便又是开怀畅饮。几杯过后,六郎便又为许某赶鱼,如此半年过去了。
一天,六郎忽然对许某说:“你我相识,情同手足,可是,咱们马上就要分别了。”说得很是动情。
许某甚为诧异,问六郎究竟是为何,六郎考虑再三,才说:“你我既然亲如兄弟,我说了你也不必惊讶。如今将要分别,无妨如实告知:我实际是鬼魂,只因生前饮酒太过,醉后溺水而死,已经好几年了。以前你捕到比别人更多的鱼,其实也是我暗中帮你赶鱼,以此酬谢日日奠酒之情。明日我的期限将满,将有人来代替我,而我也将投生于人间,你我相聚只有今晚了。离别在即,所以很是悲伤。”许某起初听了也有点害怕,但长期相处,随后也自是安心,而对二人离别也难过起来。
于是,许某满满斟了一杯酒,捧在手中说:“六郎,我敬你这杯酒!望你饮了不要难过。你我从此不能相见,固然伤感,但你由此解脱灾难,我应该祝贺你。不要悲伤,咱们应该高兴才是!”(六郎饮此,勿戚也。相见遽违,良足悲恻。然业满劫脱,正宜相贺,悲乃不伦。)于是,二人便继续畅饮,一醉方休,直听到村鸡鸣叫,才泪洒而别。
临别时,许某问了问替六郎的是谁,六郎说是有位将要溺死的女子。一早,许某便到河边看看情况。果然看到有位抱着孩子的女子,将孩子放到岸边,然后跳河了。许某很是不忍心,想去相救,但一想这是六郎的替身,也就狠了狠心,没有出手。但最后又看到女子没有溺死,上岸后把孩子又带走了,许某想大概六郎醉后胡话也是有可能。
当晚,许某仍到原地去打渔,而六郎早已在那里,六郎解释说:“现在得以又相聚,可先不说分别的事了。”许某便问六郎白天的事,六郎说:“本来那女子是替我的,但我怜她怀中婴儿,不忍心为了自己一人而伤两个人的性命。因此,我便舍弃了这个机会,但又不知何时再有替死的人。也许是你我缘分未尽啊。”许某自然也很是慨叹,虽然可惜,但也对二人相聚略感欣慰。从此,二人便一如既往,日日饮酒捕鱼。
不久后,六郎又来向许某告别,六郎说:“因前次的好心感动了上天,因而被封为招远县的土地。明日便要去赴任,如你不忘咱俩的交情,不要嫌路远,可去招远看我。”
许某也很是欣喜,说:“贤弟行为正直而列位神仙,我十分欣慰。但人神相隔,即使我不怕路远,又怎样才能见到你呢?”六郎说:“只管前往,不要顾虑。”六郎再三嘱咐便飘然而去。
许某一回到家,便置办行装准备奔赴招远。他妻子笑着说:“这一去几百里路,即使有这个地方,恐怕和一个泥偶像(土地神像)也无法交谈。”许某不听,立马动身去了招远。
许某到了邬镇,便住进一个客店,向主人打听土地祠在什么地方。没想到主人竟然早知许某要来,而且好意地款待了许某一番。许某甚为奇怪,便到土地祠祭祀六郎,说:“与君别后,梦中犹记,为此远道而来赴昔日之约。蒙你托梦告知店家,心中十分感谢。远来无厚礼可赠,只有一杯薄酒,如不嫌弃,当如过去在河边对饮一番。”祷告完了,又烧了些纸钱。只见一阵旋风起于神座之后,停了许久才散去。
当夜,许某便梦到六郎,六郎致谢道:“有劳你远道而来,使我又是欢喜,又是悲伤。但我职务在身,不便与你相会,近在咫尺,却如远隔山河,心中自是十分伤感。店家有薄礼相赠,算是代我酬谢一下旧日的好友。你回去的时候,我必来相送。”(远劳顾问,喜泪交并。咫尺河山,甚怆于怀)
许某住了几天,便启程回家,店家和村民争着送来许多礼物。忽然,平地上刮起一阵旋风,跟随许某行了十余里路。许某对着旋风再拜说:“六郎珍重,不必再送了。你心怀仁爱,自然能为一方百姓造福,无需老朋友嘱咐了。”旋风又盘旋许久,才离去。
很明显,这是个说人鬼友情的故事,相交知己,杯酒寄情。聊斋中关于友情的篇目不多,人或与鬼,或与狐,或与仙,乃至于与兽类,也有友情描写,如前所述《义鼠》《鸲鹆》,而关于人与人之间友情的故事则罕有,由此很见蒲氏对于人情的判定。(若有杯酒,宁可赠鬼,不愿赠人)
所以,蒲氏最后说了: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苟富贵,毋相忘”的又有几人呢?)
回到开头所提的“一壶酒”,其实赠饮天下人,真意无非两种,一为胸怀,一为寂寥。当以天下人为友时,也正意味着天下无一知交。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