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日总是冻得人瑟瑟发抖,太阳在云海上冉冉升起,一跳一跳地发着黄黄的光挂在天穹。像极了巴金的《海上日出》“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的描写。
2019年12月10日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带着笔,带着心情又一次踏上去王庄堡扶贫的高速公路。
一路风尘,一小时的穿隧道、过群山终于到达熟悉的王庄堡村委会。耳朵嗡嗡作响,来不及坐下喝水,就向李书记询问有关情况,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工作中。
检查完扶贫手册,继续走街串巷。在扶贫的道路上,其中四件事岂是一个“怕”字可述。
一
其实扶贫的路途并不很远,一小时或一小时零十分足以到达村委会,可我们这些帮扶责任人任重道远,感觉天涯海角,且遥遥无期!
每次接到通知后,我们就隐隐有种急迫感、责任感充斥着脆弱的玻璃心——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做好,还有待完善?
五光十色的隧道,一个一个黄色的洞形门环总照亮不了我们的心径。同行几个人不停地猜测着扶贫的任务,不停地诉说扶贫路上的艰辛。
国家的扶贫政策真正好——为老人能看的起病,为无生活能力的人提供保障,为孩子们能上的起学。
每每看到这些贫困户儿、女、孙子坐在炕上,老人地上端菜端饭;或有健康的老伴陪伴;间或因离异有健康身体的中年妇女清扫厅院;或因缺技术身强力壮的中年男子眯着眼笑……总会有一种不安。
每每走进他们的家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富有在每一个贫困户墙上、炕上、地上现显。
哎……我们何德何能如何去帮扶这些内心贫穷的可怜人啊?我们小小的肩膀何以能挑起脱贫如此大任?
扶贫路上,我们怕担责任!
二
一行3人我们相伴走进一家肉铺,你别误会,我们是在扶贫。贫困户就是这家卖肉的中年男人的68岁的母亲。
穿过宽敞的肉铺,中年男人领着我们从偏门进入三间正房,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供有三尊佛像的佛堂,再进入里间,就看见68岁的花白头发的老人坐在炕上看着一个7、8个月大的小孩。
小孩甚是可爱。我便问:“您身体挺好,还能看孙子!”老人幸福地指着站在地上的儿子笑着说:“那里,是重孙子,他的孙子。”我们都笑了。
一阵问候过后,庆子又询问了老人是否知道自己申请贫困户建档立卡与脱贫的时间……
当谈到个人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时,老人下地抱着重孙争辨道:“那有了。”“您的低保金、养老金与孩子们给您的孝敬钱足够了吧?”我们回应道。
可老人一本正经地说:“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用度,有的孩子正在念大学,有的孩子正在娶媳妇儿……那有多余的钱呀!”
一位永远牵挂着孩子们的慈母就在我们眼前,在背后的佛像的映衬下尤其突出。
扶贫路上,我们怕自私!
三
扶贫路上,我们既领教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领教了各种各样的狗,让本胆小的我也甚觉可怕。
一条小狗狂吠之后,才见主人出来迎接我们。幸亏小狗不足为惧,倒也欣然。
脱贫——贫困户们十分之十分的不情愿。贫困户看到我们这些只宣讲政策没有实际的帮扶人很是厌倦。
推开一扇铁大门,一条大黑狗飞奔于我们并张大锋利牙齿的大嘴不停地狂吠。我们迅速关上门,我的那个娘呀,心突突地直跳,幸亏没冒然进入。
约2分钟后主人出门迎接我们,可那只狗盘旋在我们身旁,胆颤心惊一点不为过。主人终于找到扶贫手册递于小伟手中,但狗还在狗视眈眈,就想咬我们一口为快。
总是看不在心,眼就盯着狗,劝主人快拴好狗,才作罢。
扶贫路上,我们怕狗!
四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九连环。”扶贫路上,虽无歌词描述,却有歌词惊险。
寒风凛冽,卷起层层的沙土,忽一辆三轮车在拐弯处不小心连人带车摔在眼前的三叉口。
走过一处弯路又一处弯路,在一个村庄的路旁又一辆卡车车头插进水渠,有惊无险,人没事就好。
“不是小傅反映快,我们就完了。”刘老师叙述着亲身体会,“小傅一鸣笛,那位大车司机打了转向,挽回了一场损失,我们也安全了。真危险!”
已过了两天刘老师还带着惊吓,随后笑着说:“真是菩萨保佑!”
扶贫路上,我们真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