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孔子游说各国,倡导“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这在当时尔征我伐,诸侯相争的局势下自然是行不通的。孔子处处碰壁但锲而不舍。他开创的儒家学风至今传承弘扬。孔子尊贤好学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世人。
在《庄子·杂篇·渔父》中就描述了一个有关孔子和渔夫的故事,其中还以道家的观点谈到了孔子之所以游说不成的原因。我们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据《庄子·杂篇·渔父》记载: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出游时,来到一片杏树林休息。孔子弹琴,弟子们在一旁读书。这个时候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渔夫。渔夫坐在一个土平台上坐下听孔子弹琴。等到孔子弹完琴,渔夫把子路和子贡招过来,非常没礼貌地用手指着孔子问这是谁,做什么的?子路和子贡回答说:“这是鲁国的君子,孔氏族人,敬奉忠信,实践仁义,修治礼乐规范,排定人伦关系,忠心于国君,言施行教化于百姓,并想以此来造福天下。”渔夫又问:“这个孔氏是一名君主还是一位辅臣呢?”子贡回答说都不是。没想到渔夫听完转身就离开了,边走还边说:“孔氏讲究仁义,的确是够仁义。不过他这么做恐怕是白折腾,还会折磨自己的身体心性。”
子路和子贡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说到:“这一定是位圣人。”随后放下琴,追上了这名渔夫。孔子对着渔夫非常尊敬的行礼,并向他请教刚才所言何意。并说到自己六十九岁了,都不曾听到过真理的教诲。
渔夫倒不客气,直接带着批评的语气对孔子说到:“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种人摆正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世道就能治理的很好。四者偏离了自己的位置,不做自己的分内事,世道就会无比混乱。庶民忧虑的是田地屋舍是否荒芜破漏,衣食是否充足;大夫忧虑的是自己能否胜任本职,手下是否玩忽职守;诸侯忧虑的是朝廷之臣是否忠心,生产工艺技巧是否精巧;天子和主管大臣忧虑的是万物生长是否受到伤害,诸侯会不会发生暴乱,百姓是否淫乱,人伦是否不整,礼乐是否合度。而你既不是君主又不是辅臣,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还想以此教化百姓,这不就是太多事了吗?”
孔子听后长声叹息,并且向渔夫请教自己游说各国却处处碰壁的原因。渔夫也是直言不讳的说到:“过于讲求礼仪,是世俗之人被约束的原因。而纯真却禀受于自然,是不可被更改的。所以圣贤总是效法自然讲求本真,而不为世俗所拘束。愚昧的人则与之相反。你总是过于要求别人讲究礼仪,既不利于他们也不利于自己。所以到现在你离真正的大道越来越远了。”
孔子听罢又深深行礼,说到:“先生能否告诉我您的住处,并让我拜到门下学完大道。”渔夫却拒绝了孔子,划船离开了。
事后,子路不理解孔子对渔夫一再行礼请教的行为。孔子斥责子路并说到:“看到长辈不恭敬就是失礼,看到贤人不尊重就是不仁。渔父对于大道已经深有体悟,我怎么能不尊重他呢?”
由于这个故事记载于《庄子》。它有可能为庄子或其门生所做。在故事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本真的追崇,这与道家的学术宗旨相符。这篇故事真实性较为可疑。它有可能是庄子或其门生编纂出用以抬高道家学术、抨击贬斥孔子的儒家学派。然而,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了孔子对于贤者的尊重和对于学问的虚心求教。孔子也用自身行动实践了“见贤思齐”。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更在后世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他的思想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