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为荔波一个文旅项目做的稿子,怕编剧来不及,让我做了个备稿,虽然最后没有人看过,但写都写了,就当存稿一下吧(* ̄︶ ̄)】
一、故事梗概
全剧共分为7幕,以“桥”为主视角,以镜像呈现的方式,讲述荔波岁月更迭里发生的人间情暖,以小人生折射大义。自然的桥是客观存在,但无形的、心中的桥却是精神的象征和守护,它守护着荔波人乃至整个中国人心中的情义、仁义、忠义……成为牵引着我们归家的灵魂所依,也正是实现我们民族团结,国家繁荣,生生不息,独一无二的民族密码。
第一幕 春水滔滔
【荔波。碧翠的山峦配着明镜的水面,甚是好看。
微风起的时候,空气里似乎还能闻到丝丝的花香,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惊了一群飞鸟,却也让这山谷增添了几分灵动。
山中分立着布依族和瑶族的寨子,但世世代代积压着的仇恨让他们总是不能和平共处,纷争时有发生。
这一天,他和她相遇了。只是因为一首应景而起的情歌,只是因为几句情不自禁的相和,四目相对时的心跳让他们认定了彼此。
然而命运总是爱开玩笑的,他,一个是布依族的少年,她,一个是瑶族的少女。这世仇根深的身份,让这份爱注定要面对坎坷。
这年,山中的冬雨让原本就贫瘠的土地更是雪上加霜,两族之间的纷争因为生存的压力再次爆发,他们两人试图去劝阻,去感化这场争端,却终究未果。
于是,他们决定私奔,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但被无情的响水河挡住了去路,双双被抓了回来。在族长的喝令和父母的恳求里,他们被迫分离,少年被驱逐,他决定走出大山去寻找改变命运的办法。
临走之夜,少女将一个绣片交给少年,二人承诺着此生唯有你,不论前方有多少险阻,都会坚守下去,只是他不知道这一别就成了永远。
第二幕 冥冥有响
【少女日日盼夜夜盼着,还未能等来少年归来的讯息,却等来了要嫁给同族青年的命令。门当户对,男才女貌,这旁人看来自是良人一对,美事一桩。
但少女却开心不起来,她在等他,此生无悔。
山中春意渐起。碧水荡漾,满目的青绿和着轻快的鸟鸣一如当年他们遇见时那般模样。
山腰上的瑶寨里,热闹非凡的盛会在举行着,载歌载舞地等着新人入场。
然而趁着族人不备,穿着大红色喜服的少女从另一侧偷偷跑走,来到了响水河畔。
若此生难遇,你要记得我等待着你,只见水花四起,少女沉入了水底。
她走了。若是能再等上一等,或许故事会不一样。
少年回来了,准备着满满的彩礼拿着那枚定情的绣片回来了,可终究未能迎来他的姑娘。
他在响水河畔恸哭,向神明祈愿,如此生不能相守,他愿化身石桥守护着响水河生生世世,再不分离。
神明应允了。
于是少年的身体变成了七孔桥,而那枚绣片则成了桥上最夺目的纹理,架在响水河上…
第三幕 城南旧事
【顺着雾气的流淌,影子浮在碧波之上,就这么人影更迭,岁岁年年而过,七孔桥成了荔波通往广西最忙碌的驿道。
许多年前,荔波的食盐是靠荔波的青壮肩挑马驮,通过小七孔桥从广西“以物换盐”运来的,这条路途艰辛,羊肠九曲,来回需要花上数日之久。
响水河畔,一个布依女带着稚气的儿子送别她即将去广西挑盐的丈夫,布依女将准备的食物和行囊交到丈夫的手里,儿子却闹腾起来,不愿意让父亲离开。
父亲便将从兜里掏出一只竹编的小鸟交给儿子。
父亲说:孩子啊,我们布依族的少年个个都是勇士,可不能哭鼻子。父亲不在的时候家园和母亲都得靠你来守护了。
孩子还小哪能懂什么是守护,只知道要像父亲那般保护母亲,保护家园。
听着话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父亲说:要是想和我说悄悄话,就和小鸟说吧,它会告诉我的。
小鸟会告诉我的。这成了父子俩之间一个小小的秘密。
第四幕 青鸟听音
【乱石叠嶂的山谷里突然狂风骤雨肆虐,让前行变得极为艰难。
一声不好了!前方的兄弟一个踉跄跌进了激流中,父亲想都没想地扑身下水救人。
兄弟是被救起了,但父亲却被湍急的水流冲走,沉入了深深的水底……
等归。挑盐的队伍回来了。
未归。父亲终究食言了。
七孔桥上,看着布依女带着她稚气的孩子日日夜夜地守着奇迹地出现。
桥,动容了。
趁着孩子拿出竹编小鸟,痛哭着父亲的食言时。
“桥”说:孩子啊,我们布依族的少年有的是勇气,可不能哭鼻子。父亲不在的时候家园和母亲都得靠你来守护了。
母子俩惊了。
眼前的竹编小鸟瞬间变成了一群真实的飞鸟,他们幻化成父亲的模样,再次出现在女人与孩子面前,他们相拥而泣。
当水汽升腾,飞鸟振翅而散。
只留下一座石灰色的七孔桥,在嫩翠色的山水间静静地守候。
第五幕 遥遥的路
【战火终究还是烧到了黔南。
为国家,好男儿必当义不容辞。村里的青壮们都将奔赴战场。
七孔桥上,青壮年们穿着统一的军装,胸前别着鲜艳的红花,神态坚定地踏上了离家的路。
而身后,留下的老弱妇孺们也自发地组成了一支队伍。
他们虽然不能像青壮年一样拿起武器,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前线的战斗。
他们纳鞋底,为战士们提供温暖的鞋袜;
他们做教育,为孩子们传授知识和智慧。
……
他们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六幕 所梦团圆
【抗战胜利的喜悦笼罩着整座城。
七孔桥上众人捧着鲜花簇拥着归来的英雄们。
在欢声笑语中,一位两鬓斑白的母亲在人群中寻找着。
她说:我的儿子呢?你们有看见我的儿子吗?
她比划着:就这么高,他和你们一起出去的,你们看见他了吗?
众人摇着头散去,独留下七孔桥和低声哭泣的老母亲。
她喃喃着:你们可有见到我的儿子,他叫……
桥,动容了。
乌云渐渐遮挡住阳光,这雨就不适时宜下了起来——
桥又一次擅自做主幻化成了人形,只为想着替未能归来的儿子传达一份歉意。
一声“母亲”!
她错愕了,念了许久的“儿子”终于回来了,就站在桥的那一头。
“儿子”奔过七孔桥,与母亲拥抱在了一起。
雨渐止,一束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在七孔桥之上。
“儿子”慢慢消失,变成了一顶落在母亲手中的军帽……
第七幕 心之所归
【年去年来。匆匆过桥,一代又一代。
有的急于赶路,有的则在桥上徘徊。岁岁年年。
七孔桥一直矗立在响水河上,看着时间更迭,人间情暖。
桥的时间模糊了。
今夕已是何夕?桥只记得他还在等一人,等一个未归人。
恍惚间,熟悉的歌声再次响起,一个返乡支教的姑娘带着她可爱的学生们来到七孔桥景区写生,她衣服上挂着的那个绣片让桥一眼便认了出来。
是她。等了百年,终究是回来了!
姑娘似乎也觉得有人在叫她
在回头的刹那间就在桥的另一头,出现了一个穿着布依族服饰的少年。
当四目相对的时候,那熟悉的心跳,让时间仿佛倒转回百年前——
【与第一幕镜像。
碧翠的山峦配着明镜的水面,微风起的时候,山谷里飘来的空气似乎还能带着阵阵花香。
她,一个瑶族的少女,换上了最美的大红喜服,
他,一个布依族的少年,将那枚定情绣片别在腰间。
在众人的簇拥下,
一场属于她和他的盛大婚礼在热闹非凡的歌舞声中开始了。
拦门酒,竹竿舞,抢荷包,观者如潮。
欢声笑语中,两族已经变成了一家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