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威尔斯:好莱坞罕见的匠人,为艺术痴狂一生的电影大师

奥森威尔斯是及其少见,能被公认为“电影天才”且被无数后来者仰望的大师导演。出生于1915年,奥森威尔斯在26岁时依靠处女作长片《公民凯恩》就已名震一方,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奥森威尔斯在《公民凯恩》中大量使用了插叙倒叙等(放在当时时代来看)非常规的叙事,后文将会详细介绍。



在《公民凯恩》之后,奥森威尔斯看似没有拿出过更有影响力的作品,不过在审美上,奥森一直在试图突破自己。比如film noir杰作《上海小姐》,比如莎翁电影《奥赛罗》,比如《午夜钟声》……除此之外,奥森还是少见的多面手,他对媒体媒介的理解令人惊叹,以至于除去电影,在戏剧、舞台剧、广告等方面均有贡献,奥森甚至精通魔术,在《赝品》头尾这位表演人格大师秀了不少魔术诡计。

对于《公民凯恩》,《公民凯恩》的确是一部「教科书式的」影片,它具备那种被当作里程碑的特征,塔蒂的《玩乐时光》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它太特殊了,不容易让人一、二、三、四、五地数出它的贡献和伟大之处,但《公民凯恩》可以。它用了太多当时的新奇技术和风格(多非原创),深焦摄影、长镜头、带天花板的仰角镜头、闪回的叙事……它的「伟大」是易见的。如果熟悉排行榜的制订过程和投票人的心理,应该可以明白,经常人们选择《公民凯恩》为最伟大的电影,不是因为真心喜欢它,或是认为它有哪些好,而只是因为这是最安全的选择,这是被现有排行榜反过来灌输的定见。



对于《赝品》,Orson Welles的《赝品》不是纪录片,它是essay film,简单定义为纪录片太牵强了。“新”电影也不合适,“新”电影不算是严格的一种类别。《赝品》中半数以上的footage来自法国导演Francois Reichenbach制作的关于匈牙利赝品画家Elmyr de Hory的纪录片,在《赝品》中,Orson Welles出境的大部分时间在评论Elmyr的故事,以回应他在电影开头提出的主题“真假的界限”和“艺术与真相”。Orson Welles制作这类电影的倾向其实从处女作《公民凯恩》就能看出来,他用了太多诸如仰拍的主观镜头、耐人寻味的剪辑和略显啰嗦的叙述,通过这种方式,观众被迫以多种角度去审视凯恩的一生。Essay film的概念在近年才被逐渐确定,但是历史早有很多类似的实验,诸如A Dairy for Timothy (1941), Train of Shadows (1997)和Handsworth Songs(1986)



此外,奥森还留存了大量未完成的作品。1970年8月,他们开始了《风的另一边》的拍摄,这部威尔斯所有未完成的电影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该片的重点在于嘲讽式的自我反思概念,主角是步入电影生涯后期的美国导演杰克·汉纳福德(Jake Hannaford)- 极具个人魅力、曾是偶像级的人物却不再受欢迎、即将被行业淘汰,抱着与新浪潮和好莱坞的新暴发户们竞争市场的想法,在久居欧洲后回国拍摄新片。

《风的另一边》聚焦于剧中导演七十岁生日宴前后的事件,高潮在于他的死亡:剧中导演死于他原计划赠送给年轻男演员的跑车之下。威尔斯交替使用多种类型胶片(35毫米、16毫米、超8毫米、彩色、黑白等)进行拍摄并与剧中导演作品的镜头交切,这些手法均表达了对当下电影文化的讽刺。剧中导演拍摄的是一部模仿安东尼奥尼式的先锋影像---华而不实、无聊又自命不凡的影片。这部片中片如同一场喧嚣且具讽刺性的盛装舞会,充斥着当代电影世界若干类型人格的明显混搭:从梅索斯兄弟(Maysles brothers,两人均为美国纪录片导演,直接电影的创造者)到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德裔美国演员),再到持有“威尔斯怀疑论”的影评人,譬如查尔斯·海汉姆(Charles Higham)、宝琳·凯尔(Pauline Kael)。开机后不久,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接受邀约出演剧中主角。


在这部被看做是半自传题材的电影中,威尔斯肆意地玩弄自己与主角的界限,两人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叠。无论是职业生涯的轮廓还是对西班牙和雪茄的喜爱。然而在其他方面他们却是完全相反的,例如剧中导演具有威尔斯从未沉溺其中的男子气概,又比如剧中导演的自我意识和艺术坚持远比不上威尔斯。威尔斯一向视个人风格为生命,在他眼中只有是威尔斯作品和不是威尔斯作品之分,正如六十年前的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一样。《风的另一边》在某个层面上也被看做是《公民凯恩》的再现。两者均大胆地挑战了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拼凑故人支离破碎的回忆--后者还采用了一系列多样而炫目的录音技术--以塑造出一个绝对中心的人物。两部电影中,观众均能从冰冷的文字中感知这种遁世心态,凯恩的官邸醒目地写着“禁止入内”,剧组统一对外宣称与遗作相关的资料已全部丢失。




影片中“导演”为了筹集资金忙得焦头烂额,这也是威尔斯长期面临的问题:电影工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并没能更好地驾驭新市场。该片拍摄持续了好几年,但因为关于后期制作以及剧本合法性的谈判屡屡陷入僵局,以至于直到1985年他去世时该片仍只是半成品。在那之后也有过数十次关乎该片的券商交易来回往复(这段故事在Josh Karp的新书Orson Welles’s Last Movie中有详细记载)。今年五月威尔斯百年诞辰后一天,一个由该片主演们的声援的众筹项目上线,目标是筹集两百万美金以完成该片。

讲述未完成作品的未完成作品这种出奇的一致性是威尔斯作品热衷者对《风的另一边》持续关注的原因,但也不乏其他原因,例如那些天花乱坠的传闻,如想象中的侏儒,违法进入弃用的米高梅基地勘景拍摄,与伊朗王相关的公司的财政支援等。此外,较之于其他未完成的电影,《风的另一边》是在威尔斯去世时最接近完成的影片。




但或许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这位电影天才的敬畏。那些参与影片拍摄工作或后期制作的人员多次在媒体采访中提到威尔斯采用的艺术手法,谈论他如何运用非凡的技术手段尝试革新性的表现形式。但在这部电影最终面世之前,我们无法对这些说法的真实性作任何评价。时至今日,我们仍旧只能不断重复剧中合伙人在他人质疑剧中导演审美能力时说的那句话:他曾做得让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