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现在都快五月了,再不行动,估计到时连哭都来不及了!
多前年就看过麦克尔.莫斯利医学博士提出的“轻断食”法。无耐吃货一枚,迟迟不肯对自己下狠心。
有断一日的,有断两日的,也有断三日、七日的,对于我这种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说,先尝试断一日比较可靠。
8:30
早起一杯蜜蜂水。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
10:40
一杯酸奶。
到这个点,其实一点也不觉得饿,只是会习惯性地身手去拿桌上的零食吃。
朋友圈里,一得知我今天断食,纷纷死命地晒美食照。各类小吃、甜品、料理、海鲜……就差把自己大块朵颐的照片发上来了!
关机,愤然起身去办公室聊天。
何美女正在数朋友从尼泊尔带来的菩提子——有那么光速的一秒,我以为那是松子,而且有伸手的欲望~~~
回到办公室,打开酸奶,今天买的是红枣味的酸奶。买的时候还在犹豫选哪种,平时是习惯于喝纯的。
一打开,红枣的香味扑鼻而来。从没觉得红枣这么香甜过,为自己的明智选择感到骄傲!
1:30
一杯热牛奶,抵得上一顿午餐。
这个点真的有点饿了,但并不强烈,强烈的是吃的欲望。
中午回家给女儿做午餐,偷懒炒一盆大白菜蜡肠香菇炒年糕。
一边炒一边咽口水,大脑瞬间开启了自动搜索功能,曾经有过的味觉体验和记忆一下子复苏过来。
装盘前忍不住真想以试咸淡的名义,偷尝一口呢!
4:00
又喝了一杯红枣味酸奶。
我开启了对食物敏感搜索的功能。
冷!不知是今天起风了,还是因为没吃东西的关系,就觉得有点冷。
一感到冷,就会不自觉得想到吃。而且家里随处可见、伸手可拿的零食一次次地增加了我对食物的调件反射。
其实很多人的正餐吃得并不多,零食却一刻不停,我就是如此。
办公桌上,一抬手就是果仁、红枣——平时倒没觉得,今天一伸手抓鼠标,就会不小心碰到拆开口的“好想你”。
一侧身,身边的小冰箱上排满了水果。
就连我家门口的鞋柜上都放着巧克力——平时进出门随手拿一颗塞嘴里。更别说餐边柜上挤满的各色零食了!
其实“断食”时,难以抗抵的并不见得是饥饿,而是对吃的习惯。
9:00
又喝了一杯酸奶。
做为今天最后的食物。
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又断食,所以晚饭只有老公一个人吃。
一个人的晚餐,选择给他做最简单的面条——在沙锅里放入小排、蜡肠、油豆腐、蛋饺、大白菜煮得七分熟,放入三色的面条。
然后,我就坐在餐桌边看着他吃得风声水起。而我在一边不住地咽口水,还自言自语:看起来好好吃!我做得是不是很好吃?(平时晚餐大多是由老公做的,今天我这是跟食物杠上了。)
老公不停地劝说,来一点?吃一点又没事的!两个人吃吃足够了!减什么肥呀……
有那么一瞬间,真想起身去厨房拿碗筷。
一天断食下来,真正饿得感觉很少,对食物的欲望也并不是很强烈,大多时候是对“吃”这种行为的习惯。
习惯了见到食物便伸手放嘴里,并不是因为身体需要食物,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断食一天,感触最深的是,所有的食物都闻起来好香,好诱人!突然有了种“惜珍食物”的情怀。
大多数的肥子都不是由正餐吃的,而是零食、零食、零食……
(最后,温馨提醒,断食减肥时,请远离“好友”!)
“断食是健康瘦身的秘密。”
这个秘密曾广泛流传在佛教僧侣、瑜伽行者之中。这些人身材精瘦,精神力超然,活得也很长寿。2500年来,断食的秘密却一直被忽视。
直到2012年,麦克尔•莫斯利医生的一次减肥研究,将他引向断食中寻求答案。他走访最前沿的科学家,扎进断食的古老宗教,并大胆用自己做实验,将保守了数千年的断食经验与当代科学相结合,终于发明了针对现代人的全新减肥方法:轻断食。
麦克尔试过几种断食计划,他认为最能长期执行的做法是每星期挑出不连续的2天断食,在断食日摄取600大卡,分为早餐和晚餐。这种断食模式称为轻断食,也被形象地称为5:2减肥法,原因显而易见:5天正常饮食,2天轻断食。大半时候,你都能开开心心地不去管卡路里。
记住你轻断食的初衷。轻断食不光是为了能穿上小尺码的牛仔裤,也是为了得到轻断食改善健康的长期效益,诸如公认的减少疾病风险、提高记忆力、延长寿命。将轻断食视为身体的养老计划,你的看法会更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