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必须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不断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
坚持高标准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更加有效。“今冬明春”培训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中心内容,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课程内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设置总课时三分之一的相关课程,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党员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始终,注重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教育,着力用“眼前的资源”教育“身边的干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个性化确定劳动技能、实用技术等知识技能课程,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传帮带”作用,帮助农牧民党员转观念、促增收。,提升了农牧民党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致富力。
全链条锻造新队伍实施党支部书记“育苗计划”。队伍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以实施党支部书记“育苗计划”为抓手,像对待领导干部一样重视党支部“头雁”队伍建设,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切实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能力提升计划,细分领域、突出重点,从选培关键环节入手,建立“头雁”后备人才大名单。同时,将分级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优秀党员干部到重点村担任支部书记,切实把选派的支部书记作为培养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的“第一梯队”。同时,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鼓励村干部考取在职学历,推动各区村居“两委”干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稳步提升到90%以上。实施新时代创业家培育工程,把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资本市场运作、现代公司治理等作为重点培育内容,建立常态化教育培养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家国情怀、治企有方、兴企有为的创业队伍。大力落实机制保障、党建经费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关怀激励保障、考核考评保障,切实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多措并举育人,激活后备力量“能量源”。聚力选配班子、调优结构,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高度重视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工作,不断完善村级后备力量常态化使用、全过程帮带、全方位培育等机制,全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公道正派、依法办事、勇于奉献、“双强双好”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坚持精准培训、务实管用,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实施全员覆盖分批分阶段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集体培训。同时,按照“一对一”“多对一”帮带要求,领导干部结对帮带村“两委”正职后备力量、帮带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力量。通过培训和帮带村级后备力量队伍,针对性的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后备力量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