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被这样一个文案刷屏
一个很简单的广告,冠以最青涩的“may I love you”,竟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
让人不得不唏嘘,在这样一个说话不用负责,感情可以快捷的时代,还有这么多人内心向往着纯情。
刘同说,每一个玩笑的背后,都带着认真的意味。我是很赞同这句话的,没人会闲着没事和一个并不熟悉的人开玩笑,你不知道那玩笑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真心,就像你不知道朋友圈刷屏的那句“May I love you”是不是发给一个特殊的人看的。
很多姑娘说,大家都成年人了,喜欢就是喜欢,何必遮遮掩掩,直接说出来不就好了嘛。
是啊,直接说出来能省好多事,但真正的喜欢往往都是互相试探的,我一直觉得,那些不计较尊严的爱情不能称之为爱情。爱是相互的啊,不能说你喜欢她,就可以成就永恒,最终即便在一起了,也不过就是感动大于心动,要不就是退而求其次的备胎。
就像志明与春娇那样,在没在一起之前,春娇一直在问着志明,你到底是不是认真的,我不知道你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最后的志明翻出那条“i n 55!w !”,我一直都是认真的。
开玩笑似的乱码,倒过来看竟是i miss u!,可见其用心,是啊,张志明应该在很早之前就喜欢了春娇,可他却也一直在给自己留有余地。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这种自私的,留有退路的行为怎么可以称之为爱,可我却不这么觉得。
往往这种不断试探的人才是最情深的,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自己投入进去,便会义无反顾,不顾一切。所以,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别人也罢,他们才会小心翼翼地不断试探,并保护着自己最后的尊严,一个没有尊严,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怎么会爱别人呢?
大学时期,我一个叫佳能的学长搞过一个表白团队,拉我一起玩,他说,我再也受不了那些只会送玫瑰,吃饭看电影的表白了,太low了,我们要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我们简直就是救世主啊。
头一次见有人把做生意说的如此不要脸,我也是无话可说了。
不过后来,我们接的都是友情亲友单,0报酬纯义务的那种,除了轰轰烈烈的横幅,快闪,大喇叭,印象里最深的是帮一个学长告白。
女生是个比较内向的姑娘,于是佳能便让我们每个人都编一条广告,随便是什么的广告,但第一眼看上去一定要像群发的骚扰广告,而且要藏头,几条广告第一个字连起来要是“XXX我想照顾你”。然后从“你”那条不同人挨个给女生发过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铺垫,后来我们还策划了一场操场上的烛光告白。可我一直觉得,最后打动女生的却正是这个铺垫。
因为互相喜欢的人,会将你的试探当做浪漫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的愚人节,从原来的“愚人有理,整人无罪”慢慢过渡为了“真心话”节。
愚人节表白仿佛也成了一种共识,一种表白者和被表白者都留有余地的共识。即使无意,也可以将其归结于玩笑,皆大欢喜……但却也存在着那些用玩笑来试探你真心的渣渣。
我认识一姑娘,微胖,相貌不出众,平时也挺内向,有点自卑,听别人说她一直默默喜欢着一个男生,而那个男生是她一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
前年的愚人节,男生忽然打电话跟她说,我喜欢你!一瞬间,她脑子短路了,回了句,我也是!男生明显愣了两秒,有些尴尬道,额,你知道的,今天是愚人节,我跟朋友在玩真心话大冒险……
听说那姑娘当场就哭了,却仍强忍着说了句,我也是!
脑补当时的画面,我真想给她配“我的声音在笑,泪在飙,电话那头的你可知道~”做背景音乐。
现在的朋友圈,越来越流行着,城市套路深,谁把谁当真。
可谁又能说的清,在这么多的玩世不恭里,到底淹没了多少真心。
我喜欢你。我也是。
那个,我开玩笑的。我也是。
我喜欢你。别逗了。
真的!好,那我们在一起吧。
好,你家还是我家还是如家?滚!
是啊,现如今,大家都是这样,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不断试探,开着明显是玩笑的玩笑,而当对方回应时,又担心是另一个玩笑,如此循环。
所以啊,我一直在说的,判断一个人是否喜欢你,别听他说了什么,要去看他做了什么。
但每个人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吧,只能自求多福。
是啊,五月没几天也就过去了,再不说may i love you又要等上一年。不论是玩笑还是真心,只有说出来才会知道,若你是玩笑,我也玩笑,若你是真心,我亦真心。
所以啊,may i love you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