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意思是文人或知识分子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天下永远是英雄的,豪杰的,甚至是流氓的,而文人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必依附于英雄豪杰或者流氓,他们人生的价值的实现,很多时候仰赖别人的赏识与器重,企盼某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至少,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
三请诸葛亮
在史书《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编出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
按《三国演义》的叙述:汉末,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曹操霸占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拥兵东吴,豫州牧刘备打着汉室宗亲刘皇叔的旗号,表面上胆小老实,暗地里也想称霸一方,甚至号令天下。当然,他需要高人辅佐。
刘备听说诸葛亮乃当世大贤,隐居在隆中卧龙岗,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去请诸葛亮出山。不巧诸葛亮这天不在家,刘备只得失望而归。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匡扶汉朝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斋戒三天后,又带着关、张二人去请诸葛亮。到达时,诸葛亮在家,可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诸葛亮见刘备非常诚恳,有三顾之恩,便答应出山效犬马之劳,也成就自己的功名。
诸葛亮这个人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出山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也并非全不靠谱。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段话,可以作为罗贯中编故事的历史依据,当然也可以视为诸葛亮的自我标榜,因为诸葛亮写这段话的时候,刘备已死,死无对证。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也许算不上什么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和小说中的那个神机妙算、呼风唤雨的,被美化和神化的诸葛亮,有很大的差距。没有罗贯中的妙笔,诸葛亮只是刘备一个普通的军师与蜀国的丞相,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其名声根本不值得千古传颂。
在我心中,诸葛亮其实是一个隐士。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隐士首先是士,也即学问高深的贤人,但是他品德超凡、清高孤傲,不愿与浊世同流,其学问也不用于经邦济世,所以叫隐士。
中国的隐士文化传统深厚,从古至今隐士无数,隐士也称得上一个美名。隐士与道家有密切关系,也许是隐士造就了道家学说与传统,也许是道家学说的传播造就了更多的隐士。
隐士有三种。第一种,潜心学问,一生都不过问参与世事,遇有出仕的机会,也坚辞不受,如庄子。第二种,青年壮年时入仕,老了倦怠了,放下功名而归隐,如陶渊明。第三种,青年即归隐,其实是在等待入仕机会,如诸葛亮。
人生三借
诸葛亮的故事当中,草船借箭相当有名,而“借”字尤其值得我们琢磨。一个人无论身体多么强壮,才学多么高深,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和社会的竞争,不可能仅凭单打独斗就能成就伟业。刘备三顾茅庐是为借诸葛亮的智,诸葛亮答应出山是为借刘备的平台。
最近流行一句话:“离开平台,你什么也不是。”这揭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所谓平台,就是汇聚了大量资源如资本、人才、品牌、技术、顾客的公司或其他组织,有的人身处其中,却高估了自己的能耐,以为许多事情是靠他个人的能力做成的,而不是依靠平台的力量。诸葛亮要是不借助刘备的平台,终究不过是个山野村夫。
近几年,创业众筹流行。所谓众筹,就是融资、融智、融人脉,本质就是互相借。所以,你若想创业,不妨学会“三借”:借平台、借资金、借渠道,让自己更快成功。
有人总结“人生三借”,对于所有希望成功的人,都值得借鉴。
1、借势:读懂趋势、把握趋势才能赢在未来,人生最大的智慧是选择,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2、借智:向成功人士学习,与有智慧的人为伍,节约人生成本,缩短成功时间。
3、借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借助外部的人脉资源,整合资源,打造平台,让别人为你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