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宝迷上了跳广场舞,每天吃完饭,基本都会跟着奶奶到小区旁边的小广场去看老奶奶们跳广场舞,时不时的自己也跟着跳一跳,扭一扭,很开心。
昨天我回家的时候,孩子还没有出门,非要让我陪着去,拗不过,就带着孩子出发了。
到了小广场,天基本已经黑了,只看到几位老太太在旁边坐着,还没有开始,可能人还没有来齐吧,就陪着孩子在傍边转转。旁边几块竖起来的雕塑,宝宝就要玩躲猫猫,我看天色已晚,内心里不愿意玩这种游戏,一方面是因为天色已晚,能见度不好,二是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比较陌生,都是不熟悉的人,出来乘凉的人也比较多,又正好在一个交叉口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跟孩子回家玩躲猫猫,孩子却坚决表示要玩,最后我只好同意,自己的不安全感驱使自己提高警惕,基本不会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之所以这么的小心,可能是一些意外事件的视频看多了,总感觉危险处处都有,要特别的小心,甚至有时候还有点过度担心,但有这样的意识总比没有这种意识导致意外发生好,很多事情是无法补救的,所以不能尝试。能预防意外发生的,只有提高警惕,提高安全意识。老师也说,没有意外,只有必然,这种必然是不是就是因为自我意识不够而导致的必然呢?
玩了一会,音乐响起,大妈们就开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伴着音乐的节拍,开始了今天的广场舞。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就会想到,世界上能有多少个国家的老年人,能像中国的老年人这样享受如此美好的晚年生活。当然,外国人也不一定羡慕这种生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带着宝宝,走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小宝宝也随着音乐学着这些老奶奶跳了起来,而我就在旁边欣赏这小孩和老人构成的风景。我没有退行到跟着一起跳,宝宝感觉跳的也不是那么放的开,一曲结束后,下一个项目是绕着广场走圈了,我们就没有再跟,就回到了有雕塑的地方玩。
这时候周围的小朋友就有点多了,你追我赶的玩的很开心。宝宝又要玩躲猫猫,只好再陪她玩。玩了几次后,旁边过来一个小朋友,跟小朋友说话的功夫,又来了一个拿着长棍的男孩走到了宝宝的旁边,男孩个子比宝宝高,我看到孩子手中的那根棍子,意识到男孩好动,如果转动棍子的时候有可能碰到宝宝,就想上前把宝宝拉到我这里来,就在我行动的时候,男孩转动棍子了,他在向旁边的另一个孩子展示自己的“金箍棒”,“金箍棒”一下子砸到了宝宝的头上。哎,就是这么寸,只听到“哇”的一声响彻了热闹的广场,我赶紧的把孩子搂在怀里,内心里有点自责,没有能再早一点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而让自己的孩子挨了这一下。我一边安慰着孩子,一边用手摸一摸头,看哪里被击中了,有没有皮外伤。确定没有外伤后,我让拿金箍棒的孩子,把他的金箍棒给我看看,我要确认这是什么材质的,看了看不是块铁的,也就放心了,这样的力量不会太大,对孩子没有基本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只顾着安慰自己孩子,也就没有再去理会那金箍棒的小孩。没过一会孩子就不再哭了,可能因为这个突发事件,宝宝直接就在我的身上不下来了。这时候我才跟小男孩说,不要在人多的地方转动金箍棒,很容易伤到别人,现在伤到小妹妹了。小男孩没有向宝宝道歉,我也没有追究这件事,我知道,小男孩也是无心之举。
天色已晚,我也就带着孩子回家了。一会儿抱着,一会背着,让孩子体验不同的感觉,孩子也就慢慢的把刚才的不愉快忘掉了。在路上我反思,自己这样做对吗?宝宝受到了伤害,却没有得到别人的道歉,也没有要求对方道歉,这对宝宝是不公平的,会不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别人伤害了我可以不用道歉的印象,给孩子造成自己不应该获得道歉的错觉。对于那个男孩来说,造成伤害了别人就可以不用道歉的印象。对于两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利的。
而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有要求道歉呢?是自己觉得小男孩不是故意的,没什么大事,所以就没有要求小男孩道歉。我还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没有从孩子的角度,从孩子成长的角度,从孩子未来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发点错了,所以做出的决定也就错了。从宝宝的角度,别人伤害了我,做爸爸的就应该维护自己宝宝的权益,保护好宝宝,从这一点来说,那一刻,自己不是个合格的爸爸,孩子没有感受到爸爸是宝宝的保护伞,没有从爸爸这里获得安全感。想到此,内心里真是心痛。作为大人经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决定,维护的是自己的面子,却忘掉了孩子这个最重要的里子。伤害到孩子,自己却全然不知,还觉得自己做的很对。这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哎,真是无知的可怜。
意识到问题,为了补救,就跟孩子说:“宝宝,刚才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打到了宝宝的头,但是没有跟你道歉,以后记得,如果他不道歉,你要跟他说,你刚才打到我了,你要跟我道歉,记得了吗?”
“记得了”,宝宝回答道。
“宝宝,如果小朋友打到了你,没有道歉,你应该怎么办啊?”为了让孩子印象更深刻,我又问宝宝。
“不知道。”宝宝这样回答我。
是啊,就在刚刚,当爸爸的就没有让小男孩向宝宝道歉,一个三岁不到的宝宝又怎么会知道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去做呢?
你伤害了我,不可以一笑而过。爸爸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