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要分享一下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这套理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套几乎不可能出错的投资理论。
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同学可能要反对我:老师,这个世界上怎么会存在绝对正确的理论呢?这恰恰就是索罗斯反身性理论的深刻之处,因为它是一套开放系统,它要求的是你要在动态和反馈中不断地调整,这样才可以用它来指导未来。换句话说,“炼金术”就藏在“动态”和“反馈”这两个词语中间。
一、反身性理论——索罗斯的哲学
先来弄清到底什么叫反身性理论。
很多同学很熟悉这个词语,但是其实不知道它到底在讲什么。那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请你做一道题目:请判断,美国股市是不是处于牛市阶段。
现在你的心里有一个答案了,然后再接着听我的分析。
在传统的语境中,如果你认为美国股市处于牛市,这句话是真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它定义为一个知识,就是你获得了某一种知识,用它来指导你的行动,如果是牛市,我就跟进。问题是,美国股市是不是处于牛市,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当前全球投资者,包括你在内,你们的想法和决策决定了美国股市未来是不是牛市。所以假设“美国股市是牛市”这个观点被我们很多的投资者所接受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急切地要进入这个市场,然后就推动价格继续上涨,使得“股市是牛市”这个假设变成了一个现实,而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印证。观点和事实中间,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动态反馈机制。
所以美国股市是牛市,这不是一个静态的认知,它是由参与者创造和改变的一个动态过程。
同样地,如果你相信A股市场现在是熊市,作为投资者,你的认知就会参与到熊市形成的过程中间,这就是索罗斯所说的——股票的市场价格是一个历史过程中的一部分。
在索罗斯的理论体系中,没有一个静态的均衡,只有“动态”和“反馈”,任何一个时点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序列的一个截面。你如果理解这个序列,那么不管市场在哪个位置,你自然就能做好投资决策。
所以,所谓反身性理论,或者说动态和反馈机制,就像索罗斯自己说的,参与者的意识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未来会因为个体的当前决策而不同。所以你看,他不会给你一个具体的标准答案,他告诉你的是,世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但是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间,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二、反身性理论的应用例子
好了,我们现在知道了反身性理论的基本概念,下面我用他的两个实战案例跟你讲清楚,动态和反馈的这个反身性理论到底是怎么“炼金”的。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60年代多元化经营潮流的例子。
我在前面的课程里给你讲过,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后期,随着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美国的企业界开始兴起了一股多元化经营的浪潮。然后大家就开始相信,风险分散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在索罗斯的理论体系中,多元化经营,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基本趋势。大家的信念,风险分散增加价值则是一个主流偏向,也就是市场上各种倾向性的观点互相抵消以后,最后占主导的观点。正偏向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多头市场,而负偏向就是我们俗称的空头市场。
在风险分散增加价值这么一个主流偏向下,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就开始产生市场溢价。所以一个公司只要宣布自己收购其它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股价就会开始上涨,而索罗斯就把这个定义为“实现价格”。
和很多学院派经济学家对均衡有一个执念不一样,索罗斯认为这三个变量(基本趋势、主流偏向和实现价格),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互相加持的过程中间。正向的反馈会形成繁荣,负向的则形成萧条。所以我们要观察,如果三个变量开始进入反馈过程,就是入场赚钱的时间。
索罗斯当时意识到,多元化集团公司溢价这么一个反馈的机制已经开始形成了,所以决定全力地进入这个市场。
当时,市场上很多公司想方设法地去收购其它的公司,把自己包装和转型成集团公司。然后市场就对它们的决定抱以一个正向的反应,而股价就开始上涨。股价的上涨就使得企业有更多的钱去进行收购,这样又使得被收购的标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样下来以后,整个市场对多元化增加价值的预期就更加地强烈,然后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更多的企业就蠢蠢欲动地要加入到这个游戏中间,而同时市场上其他的参与者,像什么事务所去帮着进行各种会计、审计的处理,使得账面更加好看。基金经理们纷纷地重仓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分析师不断地唱多,学术圈也进行了各种研究证明多元化经营的好处。
这些都是反馈里面的一个部分,也促使了价格进一步上涨。那么在这个市场上的玩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索罗斯的策略,让他完美地抓住了这一次正反馈的机会。
但是索罗斯也意识到,这个反馈机制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预期,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主流偏见,它在里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你必须依靠越来越强的主流偏见,所以负向加强的反馈机制就变得越来越脆弱。现在只要出现一点点的反面信息,就可以中断,甚至扭转这个反馈。
后来到了60年代后期的时候,就逐渐有人意识到,多元化的溢价已经超负荷地运转了。索罗斯这个时候就开始撤出这个市场。随着某一次收购行为的失败,市场的价格就开始下降,主流的偏向转向,然后下降的趋势反而进入了一个自我强化的程序,市场就从繁荣转入了萧条。但是索罗斯又完美地躲过了。
所以这是索罗斯利用正的反身性,赚取巨额利润的一战。
第二个例子是很多同学很熟知的,他在1997年狙击泰铢,在亚洲金融市场掀起腥风血雨的战役。其实这里的原理也是一样的,他只不过就是利用了负的反身性。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咱们都知道,“亚洲四小龙”起飞,全球就出现了一种认知——“东亚奇迹”。这么强大的认知在市场上就加速了对这些市场的乐观预期,导致这些国家的币值不断地创出新高。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索罗斯仔细分析之后,认为正反馈的机制进入了一个非常脆弱的阶段,只要市场有足够强的负面信号,就可以中断这个过程,转入一个负反馈。
于是,他就选了最脆弱的泰铢下手,募集了数百亿美金,开始做空泰铢。有一天甚至让泰铢的下跌幅度超过了17%。这么一个强的信号就使得市场的正反馈不但被打断,反而迅速地转向,形成了负反馈,市场上形成了恐慌性的抛售。预期从“乐观”转为“悲观”,甚至转为“超级恐慌”。泰铢的失守继而导致了市场对整个东南亚货币的预期扭转,短短几个月,负反馈迅速地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的形式。
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索罗斯从这个负反馈机制中又赚取了上百亿美金。
三、反身性理论的启示
从这两个例子中,你会发现,“市场”在索罗斯的脑子里从来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变化,互相反馈”的演变过程——他投资的成就,都是基于对这样一个循环的深刻理解。
他这种想法其实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讲很有意义,我们要理解:无论在什么时点上,市场总是会显出一定的偏向的,而且这种偏向会影响到它预期的事件。也就是说,市场的观点和市场价格是一个内生的关系,价格被观点倾向所塑造,观点和倾向被价格所加强或改变。
所以对个人来讲,投资是要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在我们决策的过程中间,其实我们特别容易陷入一个静态分析的窠臼。比如说“某个价位买某个产品”,其实这种表述就特别静态,咱们真正要分析的是,市场动态演化的可能方向。
当然了,可能有同学会问,既然市场是动态的,那么所有静态的分析还有什么用?你要想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所学到的均衡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动态演化的出发点。如果你连出发点都没有,你的动态也不知道从何开始。比如说我们之前说的“不要奢望能抄在谷底,卖在高点”,那么对谷底和高点的把握,其实就是基于假想的均衡,然后运用反身性原则来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