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太阳东升西落,相同又有不同。
儿子每天都在长大,老妈每天都在苍老,而我每天在记录。
儿子的好奇与玩闹与日俱增,老妈对我儿子的耐心教导和抚养,使我可以尽心投入工作,使我回家后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儿子今天下午睡觉时间不长,差不多一个小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妈一般会趁孩子午休时间,去池塘边洗衣服,或去田里干活。没有老妈守着,儿子就只能睡一个小时,就如同定了闹钟一样,准时被小便憋醒。若看不到老妈在身边,就穿着拖鞋,提着旅游鞋,出来找奶奶。若有人及时给他把尿,就可以让他继续睡一个小时。
我回到家,看到儿子正在屋内玩耍,老妈已经准备好炒菜的食材,正准备烧火炒菜。她在柴火灶和煤气灶之间犹豫了一会,最后选择去点了柴火灶的火,可能是觉得可以顺便烧点开水。
儿子看见我进屋来,马上跑过了来,开心的围着我转圈,还想看看我手里提着的东西是什么。
我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大部分是蔬菜和熟食,拿出一块芝麻饼,掰下一小块,递到他嘴边。结果他不知是何物,头不由自主地往后躲去。直到我自己吃了一块,说“很好吃的芝麻饼,尝一尝。”他才慢慢张嘴接过食物,嚼了几下,觉得还不错,才大口大口吃起来。
老妈很快炒好几个蔬菜,没有猪肉,只有鸡蛋算是半荤菜。待到老妈把菜端上桌上,儿子已经吃完了半块饼。
我先把自己的手机横着立在饭桌旁的窗台上,放起儿子最爱的动画片,又把儿子抱到他的吃饭专用椅子上。再给儿子盛了半碗饭,夹了一些儿子爱吃的菜,用勺子弄碎了蔬菜,往他嘴里塞去。
儿子看到饭菜还冒着热气,就仰头躲着饭菜,说“烫,烫”,指着饭菜上的热气说:“灰沉沉的(他目前还分不清’热气腾腾’和’灰沉沉’的区别)”。
其实饭菜已经只是微热了,根本不烫。但孩子嘴巴舌头嫩,吃不了稍微热一点的食物。我只好放下儿子的皮碗,让其自然冷却一下。
过了一两分钟,我看饭菜凉的差不多了,就喂给儿子一大勺,儿子嘴巴接过饭菜,咬了几下后直接下咽。我见到后对他说:“儿子,多咬几下嘛,不要猴急猴急的下咽。”
喂了几口,儿子勉勉强强,不情不愿的吃下去了。老妈看到后,对我说:“不要给他(我儿子)喂了,中午饭都是自己动手吃的,根本不用喂,和邻居小姐姐一起比赛吃饭呢,自己能舀能吃的。”
我一听也是,儿子已经四岁了,也该自己进食了,下半年可能要去上幼儿园了,该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了。
我把皮碗推到儿子面前,说“儿子,自己动手吃!”让他自己舀起来吃。我自己也盛饭开始吃。
儿子见面前的皮碗,并没有动手,两手垂在下面,而是对我撒娇道:“爸爸喂!”
老妈看到此景后一阵火大,怒斥道:“还爸爸喂,这么大了,自己吃!”还用筷子敲了下他的皮碗。我自顾自吃着饭菜。
儿子发现撒娇无用,就无奈的自己动手舀着吃饭,很不情愿的样子。即使舀到嘴里的食物,也不咬动,只是含着,非得我和老妈逼着他赶紧咬赶紧吃才慢慢下咽。有时候他嘴里的食物太多,一时咽不下了,直接来个干呕,把嘴里的饭菜吐了出来。那声音弄得我和老妈也跟着恶心了,差点没了吃饭的食欲。没见过其他孩子这样的。
吃到快结束时,儿子突然说要尿尿,只好抱着他坐到马桶上。因为儿子人小,如大人那样正着坐有点困难。老妈发现儿子面朝马桶盖坐着,两只小手刚好可以抓住马桶盖,坐得稳就能自己在上面大小便了。
儿子拉了一点小便,想赶紧按马桶上的开关冲掉,不想被老妈组止了,说这么一点点小便不用冲,等儿子一会而来大便后再冲,可以节约点水资源。
我听到后没有发表意见。节约是我妈一辈子的好习惯,是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共同优点,值得发扬。反正儿子拉了这么一点小便,也没有气味。若因此能在儿子心中种下节约的种子,也是好事。
儿子回来继续吃饭,又吃了几口,然后他摸着自己的小肚子说“饱了”,然后要下地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