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会有各种感受。或喜怒,或悲愁,或惊恐。对于中学生来说,有这些感受很平常。有了感受,才有写作的冲动。但是,问题还有一面,即有了感受并不就有了文章。从生活感受到文章主题的形成,还有一个飞跃的过程。这就是感受的提炼过程。
那么,这个提炼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一、概括生活的意义。认识生活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知生活,感觉生活的外部表现,为生活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所吸引;第二个层次是理解生活,认识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感受,则是介乎这两个层次之间,是对生活现象的这种内在联系的敏感。它已融进了个人的主观感情,对生活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选择。提炼就是遵循这个选择的认识路线,深入思考,并将思考的内容选用明晰的语言表现出来,这就形成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从生活现象到本质认识的概括过程。
试举一例,某校一位中学生因煤气中毒不幸逝世。这一突发事件引起中学生强烈的感情波动。惋惜、悲痛、怀念之情弥漫教室。50名学生写出50篇文章,同一事件,同时感受,却产生了不同主题的文章,这就是从各人的实际感受出发,各自选择,各自把感受最集中、最强烈、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出来,由此得出不尽相同的主题。
二、将生活情景加以类比。有时候,生活的感受是深刻的,表达的欲望也是强烈的,只是一时寻找不出恰当的表述方式。例如,有个同学因个头矮小,为此苦闷,但积极进取之心不已,他迫不及待地要表明心迹:
上中学后的某一天,我偶然在一本作文书上看到一篇题为《丑男孩自有风流在》的文章,这位小不点班长的杰作立即引起我强烈的共鸣,我释然了!是啊,矮个咋的啦?马拉多纳还一米六呢!曹操“身高七尺”,不是照样征战南北吗?不管是历史上还是今天,有多少矮个子做出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他们的实力不正是对“矮子能力”的强有力的证明吗?
“丑男孩”和“矮男孩”在生理上同样带有某种缺陷,但别具豪情,同有大志,以“丑”类“矮”于是写出《矮个自有风流在》的文章,喊出“高个矮个,共领风骚数百年”的豪迈心声。
三、辩证推理的演绎过程。报载中日太极拳高手比赛,中国选手败北。一位同学读报后受到很大的震动。太极拳源于中国,迟至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短短几十年,日本却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此次比赛,中国队输于日本,这说明先进和落后是可以转化的,后来居上是严峻的事实。
显然,这位作者懂得一点辩证法,他运用“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道理,剖析生活现象,将生活感受提炼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以《“学生”向“老师”挑战》为题,写出一份分析入理的议论文,概括也好,类比也好,演绎也好,这些都是提炼“感受”的思路,这些思路引发从生活感受到文章主题形成的“飞跃”,深切的生活体验,有序的知识学习,丰富的感情抒发,三者撞击而产生绚丽的火花,将照亮这一思想认识的“飞跃”过程。
看了以上解说你有收获吗?下面有个练习题 ,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