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了太多知识,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01
刚刚过了年,我便在网上购买了三百多块钱的书
其实我有半年多没看过书,也没买书了
之所以这次会想到去买书,大概是越来越火的共享知识造成的、譬如樊登读书会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喜马拉雅,得到,小蜜圈等等,一波波知识知识干货勾引着我;于是2017年我不仅买了这些书,还在得到、喜马拉雅、36氪等知识付费平台上购买了很多课程
在这股知识付费的浪潮中,为了不在知识上落后别人。每月工资不多的我竟傻不拉几不停的购买了这些课程,一幅十分满足开心的样子
“无论谁在风口,是猪都能跟着飞起来……”
当然最后都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一两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活得怎样,但是还是给自己算了一笔账,2016.1-2017.6,我一共:
在知乎上买了30次讲座,花费大约为1000元;
在淘宝上买了30个讲座,花费大约480元;
参加了一个何韬写作培训班,花费650元;
在得到上买课程,花费大约400元;
参加过一早睡早起打卡群,花费100元;
喜马拉雅购买了将近20个课程,花费大约5000元
对此的跟风和追逐也是疯狂到家了
这些购买的课程视频太多,我自然不能每个都看,只是优先级的选择了一些相对实际些的看了看听了听
还是有些作用的,尤其是听了几遍或看了几遍后,还是有一点收获的;那就是系统化的思维比之前增强了
但仍改不了我听了很多道理和所谓的干货,依然不知道怎么做的现实
好悲催啊!
其实这种由心理所引发的行为,恰巧是不合逻辑的;合理地是由行为推及到心理就容易理解了
请让我进一步解释下,由于主动去选择主动行动是非常积极向上的,有欲望和需求急需满足的心理便悦然于心了
越行动越是饥渴,饥渴到只顾掏腰包,为自己的低智商买单交税。如果这样说的话,你的腰包只会进入另一个口袋里
而你连所有权都没有了
02
我现在已经十分怕知识付费了
当然知识付费并不都是鸡汤,也有些实际的干货
我怕得是自己没有思考,只顾跟着名气大的课程学习
不认清自己的现状,只是为了收集或占有就大大的错了
我回忆一下自己购买的所有课程
才发现我并没有得到拯救
也没有屌丝逆袭或者人脉强大
只是黑眼圈多了些,给别人说话能装逼一些
还是一条未翻身的咸鱼而已
生活并没有大的变化
最近我总忍不住要问自己:
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在这些课程上?难道不学这些所谓的干货就落后了吗?
03
2017年的前半年
我为我的低智商付出了我不应该坚持的
一味地相信大神的讲解能让自己屌丝逆袭
最终却发现自己还是一无所有
成了所谓大神级知识干货的牺牲品
听得很多观点和见解之后
反而更是迷茫
我总在反思这究竟是为什么?
1、是太笨了,不是,应该是缺乏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2、总是渴望着天上会掉馅饼,以为懒用别人的经验就独步天下
3、时间和知识碎片化;让人更易抓不着重点
4、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认知和缜密的思维逻辑
大概我就是该被愚弄;总想不许努力,拿到大师总结的就可以用
可没想到我不仅深陷所谓的知识占有欲
完全忘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我需要什么
最终让我傻不拉唧的掏出智商税
回顾这些购买的知识课程里,有关于职场技能、时间管理、阅读写作、自媒体运营的,还有销售,思维逻辑等
看似知识繁花似锦,实则到处是你容易被套路的深坑
坑一:标题党迷惑
一看标题你就会发现:“一小时建立”、“一周学会”、“快速”、“转折”、“改变”、“命运”等这些关键字
一下就勾引住了你的目光
让之闪闪发亮
这就像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大师说:我有一粒速效救命丸,服下就可以重获新生。”;
你说你要不要,我认为:无论真假,你都会说要,只要你是怕死的
同理,上面的这些标题正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用户
典型的打鸡血的标题党
而当我心甘情愿的服下这碗鸡汤后,我的人生和生活还是如此平凡
丝毫没有改变的意思
我只不过一遍又一遍的听不同的人的经历和各种不同的重复概念而已哦
或许你以为大师和你都是人,他能成功,为什么你不能?
你想的是有道理,但你如果没有一万小时以上的实践,如何造就大师的影响力
要知道彪悍一只猫不知是练了多少篇才练就了她的文笔,恐怕他自己都说不清
斜杠青年大神彭小六从三线城市逆袭成功更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才做到的
所以,大师的鸡汤哲学只是用不同的角度来证明某个公众的道理;只是你不愿意承认或许是失去了自我认知
坑二:畅销书鸡汤
《穷查理宝典》书籍
这个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在读了《穷查理宝典》后。在读《穷查理宝典》之前,看到很多名词,比如思维模式、规模化思考、系统思维模式、复利效应等,我都觉得很新鲜,然后看到之类的课程赶紧买。但是读了《穷查理宝典》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的理论都来源于此。
而你只要把这本书钻研透彻了,压根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这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都只是就这里的某个点进行讲解。
后来,我更是发现成甲、张辉、李笑来等的很多讲座都是围绕着这本书做论述。
而这本书的电子版我仅仅花了4.99元。
这本书如此,其它的呢?
所以与其去大量听一些零碎的课程,不如下功夫读经典,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是没有捷径的。你所偷的懒,总有一天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回来。
教训三:新瓶装旧酒
一块听听上购买的课程
随着付费课程的出现,你会发现新名词这类关键字越来越多,比如:
成甲的《如何靠知识管理获得爆发式成长》里面提出的“临界知识”概念,你事实上就会发现它就跟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换汤不换药;
周永帆的《记日记,一个小众成长的利器》,小众成长不就是比较少数人使用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新关键字?
原因是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人都是好奇的,也都是容易喜新厌旧的
可是如果只是以前的道理换了包装,你我又能得到些什么实际的?
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道理都是早已存在并且不会变化的。
你掌握了这条关键信息,足够你清醒的踏步江湖。甚至你也完全可以自己钻研透彻之后老酒换新瓶,用来忽悠新的消费者。
要知道明朝大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王阳明正是清醒的认知这个世界并于世实践,才于安庆打败宁王,建立不世功勋
教训四:不要变成知识圈中的奴隶,而应成为知识圈里的驱魔人。
得到;小密圈,喜马拉雅等上的付费课程
你是否看到一篇文章,赶紧收藏;看到一个吸引力的课程,被勾引购买。
在知识面前,我们可能像打折促销一样,生怕错过。就像现在没时间,也会想着有时间了再看:这可是可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啊!
相比衣服来说,你觉得知识是身份的象征,爷买的是知识,不是俗世的衣物,爷也是有文化有追求的人
所以我们购买起来比衣服等更加没有负罪感。
但正是这些你以为的知识干货,购买多了也会让我们更加迷茫和焦虑。
就好比给一头猪喂更好的猪饲料,也改变不了一头猪的命运
给狗再好的狗饼干,它也不会变成猫不是
每次我打开知乎微信小密圈里面密密麻麻的课程,甚至不能回想起来每一个都讲了什么。没想到我当初竟然花了时间精力听了的啊!
才明白,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去践行是完全没用的。事实上,也不是这些课程没用,每一个道理或者方法论都是主讲人的经验总结,而人家花了十来年甚至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到你这里真不是一个小时听完就能让你改变命运的。
你必须一条条结合实际去行动。
知行合一的境界才是大智若愚好吗
所以不要以为你以为的知识是你以为的
请清醒点选择
否则你选中的不是干货
而是玫瑰的刺
是沁入心脾的毒药
还有认知后不要忘记行动证实
只有行动,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焦虑。
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道理。
知道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你发现了吗?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