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练习爬行阶段,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么一个场景:
孩子趴在地上,一个大人手上拿着玩具,在孩子的前方逗孩子。孩子费了好大的劲,小手触碰到玩具时,大人把玩具拿开了,身子向后退一点点,继续引诱孩子向前爬行。
就这样,当孩子的手刚刚碰到玩具或将要碰到玩具时,大人把玩具移开了,诱使孩子慢慢往前移动。家长觉得这是在训练孩子的爬行能力。
但事实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去到孩子的立场,这个小小孩用全部的注意力尝试去抓取他心爱的玩具,当成功近在眼前时,突然又变得遥不可及,一种刚刚升腾起来的成就感瞬间荡然无存,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个小小孩开始怀疑自己:发生了什么?是不是我没有用?是不是我不够好?
于是,他自然而然进入绝望模式。赛利格曼(Seligman)在1975年将这种情况总结为三个“P”:
Personal个人
Pervasive无处不在
Permanent永恒的
意思是此问题只涉及个人(我有缺陷)、无处不在(它影响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一直发生(不可改变)。
你以为你在训练孩子的能力,却不知是在制造孩子的挫败感,在他的心里种下无助无望无价值的种子。
那么,发展孩子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