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的一天,一位中年男士来到了黄埔路4号。此行的目的是要看一看41年前熟悉的家园。然而,眼前的一切让他十分感伤,童年的印记已消失不在,甚至黄埔路边的那条小河也更加狭窄了。
回去以后,他以“解放路4号的故事”为网名,开了网易博客,记录41年前这里的人与事。之后又改名为“解放路4号家园”。
2011年4月,我与他取得了联系,尽我的能力给了他一些帮助。有一次,他问我,为什么黄埔路边的那条小河变窄了。他童年的记忆中,小河远比现在要宽一些。
我拍了照片,给他做了解释。
本世纪初,为了加大黄埔路的车辆通行能力,将原先的慢车道移到了人行道上。这样一来,到了路北面的小河边,人行道的宽度不足以承担慢车道和人行道的职能。想来中国人是勤劳智慧的,施工人员想到了将路面向河道延伸。为了不使河道变窄,利用架桥的施工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看到我拍摄的照片,恍然大悟,夸赞这个方法真是奇妙。
我曾经花费几年的时间,拍摄过这一小段人行道和慢车道的春夏秋冬,使得更多的人也能欣赏到它的美丽。
今天,我路过这段人行道,忽然发现栏杆上挂了一个金属牌子,上面有四个字:“解放路桥”。
近年来,有关方面已给南京市许多不知名的老桥和新桥挂上了铭牌。比如黄埔路附近的“竺桥”和“庭市桥”。眼下,新的铭牌也挂在了黄埔路上。但是,称这一段的人行道是桥有些牵强,毕竟它没有跨越某一个障碍,而是依附岸边的人行道延伸出去的。
命名它为“解放路桥”的人还是知晓一些黄埔路地名的变迁,好歹没有将它命名为“黄埔二桥”。这真要给他点上一个赞!
但是问题又来了,现在的解放路的最南端也有一座名副其实的桥,而它的名字也是“解放路桥”。
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待续)
2017-04-04 16:05: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