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阴
医生是一个伟大又神圣的职业,他们治病救人,跟时间赛跑,国家有难之时,永远奋战在前面,守护大家的健康,于是就诞生了很多想要从医的学生们。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以过来人的经历来看,却不想自己的孩子选择学医。
从个人角度出发,我真的不希望孩子再走我的老路。学医实在是太苦太累了。想当初我在“三甲”医院临床一线上班的时候,每天天还没亮,我就要从家里出发,有时候通宵达旦,但不管多晚,第二天早上7点半,我必须准时出现在病房交班或诊室上门诊。
记得那时我没有任何假期,每天都得上班、手术等,24小时都要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还必须确保医疗质量不打折。而我家先生是公务员,朝九晚五,节假日都休息,因此,孩子从小都是她老爸带得多一些,我都很少带。学医的人往往都是为病患付出得多,为自己家庭付出得少。
医院的医生,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每天非常繁忙,有的忙得吃饭、喝水、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很多医生甚至练就了上班期间不喝水的本事,因为上卫生间太耽误时间了。而且一线医生都要上夜班,长期夜班对身体是一种摧残,我自己因为年轻的时候长期上夜班导致睡眠很差,常常失眠、早醒等等。
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都娇生惯养,我们的孩子什么德行自己都知道,从小到大他们都没怎么吃过苦,想要让他们干这么辛苦的工作,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说实话,如果让孩子也这样过,做父母的也舍不得。当医生真的太辛苦了,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做父母的自己这样辛苦了,当然不愿意孩子依然走这么艰辛的道路。
其实辛苦、劳累、考试多、晋升难都不是不学医的主因。劝人不学医,主要还是投入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学医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知识,积累经验,掌握医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耗费学医者很长的时间,消耗很大精力,花费很多钱财。
而且一但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你要终身学习,医学知识更新很快,稍有松懈你的知识就落伍了。而且要做好终身考试的准备,直到你考过主任医师。在付出比别人多的情况下,在创造的社会财富比别人多的情况下,医生却拿着微薄的合法收入。抛去收入不谈,医生的社会地位、职业荣誉感也被严重的低化。
其实,钱拿得少一点都没什么,但医生是和人命打交道,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医疗纠纷。一但发生,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这时面对病人家属的谴责很容承受不住,还有可能因一次失误毁了自己的前程。
目前医患矛盾尖锐,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社会地位低,被骂是常态,被打也会有,被杀还不少。每年因医患事故频上热搜的新闻不绝于耳,学医变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心理思维是:不求孩子出人头地,只求孩子平平安安。
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千万不要学医。医学圈一直是内卷前沿,高学历聚集地!考研考博大军中的大军!本科毕业生能进小城市的县级医院,一线准一线一些社区医院已经成为研究生争夺的新战场!没有留学经历的博士,一线城市能进市级医院,不发达省份应该能进省级医院。这是普通家庭医学生的处境!
有些医院招聘不仅看最终学历,还看本科是不是985,211!医学研究生一般是8年,这是一次考中的和保研的,博士能顺利毕业的话再加三年!现在都要求有规培证,研究生阶段除了课题还要在医院规培,课题难度低还好,难度高的研究生可能延毕!最低8年时间基本没有任何收入,全靠家里供养!
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学医,相反我更倾向于孩子学生物工程、学药物类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深造之后,可以从事研发工作,不必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任务,也不用天天像走钢丝一般心惊胆战。药物研发的工资待遇也很高,远远高于医生。所幸我女儿也非常喜欢药学专业,目前大学正在读这个专业。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古人的心中,丞相与良医的地位是平等的。现在,谁敢说他们平等?当下的中国,很多人当面恭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转过身便成了“白衣狼”。临床工作人命关天,压力不小,收入不高,骂名却是最多的。有着切身体会的大多数医护人员,于是下决心不让孩子将来再从事医生护士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