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系统学习阅读就看这一本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豆瓣评分:8.9分

作者曾经担任《大英百科全书》的主编,阅书无数。这本书常年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

最近在进行阅读主题的阅读,为之后的7天读写营做准备

这本书是我在看了好几本阅读方法的书后觉得最能帮助我梳理阅读方法的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去年,那时候我在各方面都遇到一些瓶颈,于是开始尝试去书里找答案。

发现自己读书比较重娱乐性,喜欢看文学作品和小说,稍微有些知识传递的书我内心都比较排斥,看不进去。

我就想去看看别人是怎么读书的。

结果当时看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信息量比较大,只是粗略的读了一下,没有看进去也没有把方法实行在后来的阅读中。

最近上报了阅读写作课,又再次发现自己的知识面窄、读书慢、记不住、读完不深刻。

于是我又把这本书找出来,读了两遍,豁然开朗。

以前我拿到一本书,读书就是从第一章开始读到最后一章。很多时候读到中间忘了前面的,读到2/3处那本书弃了。

因为没有整体的概念,一本书的价值并没有真的吸取到。以下是我从这本书里获得的核心价值和具体的方法:

一、读书要利己主义

先把自己阅读的状态调成主动,搞清楚自己想从书里获得什么。让书服务自己而不是被作者牵着走。

二、读书要先整体后细节最后提取价值

书里通过四个阅读层次的讲解详细说明了怎么看懂一本书。

1、看书先选书。

看书名、出版社介绍、序、目录等,这些就像是出门旅行前看地图一样。可以先看一两章符合主题的章节,确认这本书是你想要看的书后粗读,不停留的一遍。

叔本华说:不读坏书,是读好书的一个条件,因为人生短促,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选择一本自己可以从中获益的书。

2、先看整体再看细节

把书籍分类,不同类别的书就像不同科目的课程,看书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看整体:能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列举出来重要的篇章并尝试说明它们怎么按照顺序组成了整体的架构,找出来作者提出的问题。

看细节:找出书里的关键词,句子。通常反复出现的内容或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名词以及每个章节后的复盘能凸显作者的主旨。

3、提取价值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明白作者的主张和前因后果。搞清楚作者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

把作者的东西变成自己东西才真的读懂了一本书。才能提取书中的价值。


这本书还解决了我以下几个问题:

一、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二、带着什么问题读书是主动阅读?

三、怎么进行主题阅读?

一、提高阅读速度

看了些速度书里有提到的方法都有些共同点,总结如下:

不要默读。用眼睛直接让大脑理解而不要二次加工默读去减慢阅读速度还解决

速读时不要倒回去读或停顿

一目三行、十行或者把一页文字纵向分成三部分进行上下扫读,有意识的练习自己的阅读速度

这本书提供了个实操的方法:

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

我用了,方便又有效。

二、主动阅读的四个提问: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我的

(了解清楚主题,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搞清楚作者的论述和前因后果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几个问题

(批判性阅读,有自己的判断才能把书最大价值化)

3、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读完后去做,才能真的吸取养分并且改变自己的生活)

主动阅读才能最大化的从一本书里受益,被作者牵着没有自己思考读完记不住,也不能转化成自己受益的价值

三、主题阅读

1、准备阶段(选书):

我的方法是,在豆瓣、小红书、wx读书里搜关键词,找出经典或者高分书籍,建文件夹。

然后使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把目录看一遍,进行二次筛选,最后选出3-5本能针对性解决我疑问的书。

接下来搬个小板凳准备听各位名家说。

2、主题阅读的步骤:

浏览所有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你需要被解决的一连串的问题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旁

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找出共性和分歧。

主题阅读让作者穿越时间和空间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一起讨论、研究甚至辩论。

听智者在我面前达成共识或者吵得不可开交,乐栽乐哉!

赛福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多少有点像运动一样:你的热心、知识和行动力都有关系。

之前读书只会做笔记,现在我感觉我初步学会了怎么从书里提取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学习的路还远,我在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