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梦见高考的岁月,虽然毕业已有10年。那年,上课的时候偷偷在厚厚的课本掩盖下看小说,躲避着老师的目光,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很快乐。青春年代,我不知道看了多少本小说,只知道我的前途被看没了。
偶尔与高中同学聊天,大家还会谈起这段青葱记忆,其实不止看小说的荒废,还有很多关于同学间的往事,关于情愫的滋生,关于初恋的甜蜜与苦楚,竟与我看的这本书契合,好似这本书就是来带我回味青春,带我去曾经我去过的地方。
香港作家不朽书写的《想把余生的温柔都给你》,就是尽情的在释放青春,在回忆里的那些失去和遗憾,在青春里必经的旅程,教会我们在余生里,把温柔给所有遇见的人。
认真的过好每一天,正视曾经的过往,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记忆。我们是需要活在当下的新时代人,把一切想要追求的在未来实现。
青春的模样,总是最平凡却最闪亮。
青春的风填满了城市里的每一条街,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便可以肆无忌惮、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叛逆,还有无尽的阳光和汗水,那些细碎的日子,可能是每天都在经历的相同的事情,却是你回头看,都是最最怀念和不舍的惦念。
忽而想起我的青春,那时清晨学校千篇一律的铃声,包含着栀子花开、七里香、丁香花,课间20分钟早操时间,在冬日里被改成集体跑步800米,那时的我始终跟不上节奏,气喘吁吁,永远落在队伍的最后面。
住校的日子,最欢乐的是周六晚上的夜谈,谈论着谁喜欢谁,那时候的我很喜欢唱歌,每次唱歌她们都会开怀大笑,因为我唱歌没一个调是准的,全是跑调的歌曲,怕是再难找出我这样的奇葩。
那天是谁炫耀着买了新的书包或者衣服,下课后女生们总喜欢成群结队去上洗手间,课本里满溢着那些不能让别人发现的心情和涂鸦,还有上课时互传过的字条,还保存在曾经的日记本里,点点滴滴,只要想起,就会嘴角上扬,那可是我们的青春啊,只怪我们铭记的太少,忘记的太多。
还有高三时写不完的试题,看不完的书,试卷分发下来,认真地埋头写题,试卷上眼花缭乱的题目,排山倒海地铺过来,成绩很差的我,左右为难,反正是做不出来,干脆留白。成绩好的同学奋笔疾书,好像每张试卷写完就能决定他们的命运一样,他们全力以赴,只为高考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
我很遗憾在该努力读书的日子里荒废了时间,再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的路,在课堂上偷偷看过的言情小说,在老师泡沫横飞地演讲里漠然装懂,原来都是害了自己,让自己迷失在无尽的苍茫里。
时间太过于强大而漫长,把那些美好和失望都变成曾经。
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人,教会你成长,教会你什么是爱。这个人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恋人,在你成长的岁月里,弥足珍贵。那个我认为最好的朋友,全心全意为她付出,关心她的一切,可是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在谈恋爱,已经完全忽视了我们的友谊。
那个时候的我,只是觉得无比的孤单,被最好的朋友抛弃的无助,疼痛着,却不得不好起来。直到毕业后收到她的来信,她说对不起,你始终是对我最好的那个,是我当时不懂事。是因为她到了陌生的环境里,才忽然想起那个不计付出的傻姑娘。很遗憾,我们再也没有交集。
看到文中朋友失恋的那段,不自觉想起自己的初恋。他是阳光般的存在,他拉着我从阴影里走出来,在雨天替我打伞,他害羞得牵我的手,温度从指尖慢慢传递,暖暖地很贴心。
可他却是我高攀不起的,我竟然那样无理取闹地从他的世界里奔跑出来,他措手不及,而我又执念地对他好,只是不可能成为他的女朋友。高三时,他说英语成绩不好,我便花一个寒假的时间,抄写一本厚厚的英语笔记送他,整理有序,希望对他有用。
好不容易挨到高考,我考不上是必然的,不曾想他也落榜。我在高考后的那个暑假,夜夜失眠,担忧自己的前程。从未出过远门的我,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工作会是怎么样的?
他说他不会复读,已经在他爸的工地上班,我决然放弃复读。那个时候,就单纯地想,他都不读书了,我还继续有什么意义。当时只想变成他喜欢的样子,因而无尽地卑微。
我在开学那天出发,来到广州打工,而他出尔反尔,换了一个学校复读。我不曾怨怼,因为他是我这辈子都得不到的人,只希望他的路走得顺畅,步步坦途。他没考上大学时,埋怨我让他分了心。从来没有说过喜欢的恋爱,我从这句埋怨里知道了他的喜欢。
后来他复读了3年,考上他喜欢的大学。每年他高考完我会给他打电话,然后絮絮叨叨地聊起各自的生活。后来有一次他喝醉的夜晚,打来电话,哭着问我为什么不等他,他许多年不换电话号码的原因是在等我先开口说喜欢。我们此时已经隔着一条银河,我哪里还有勇气跟他扯上关系。
失去也是一种成长,我们终究会在失去里明白,并不是每一个出现的人,都会一直陪伴你左右,我们要学会承受别离。成年人的世界,离别都是不动声色的战役,关上流泪的眼睛,习惯习惯就好。最后的我们,还挺好的,偶尔在微信上问候,还可以当朋友,比老死不相往来好太多。
我被推向未来,只能回过头去看那些与我渐远渐行的青春,向它们哑然告别。
成长是一个进行时,不会因为别的事停下来。不管你经历过什么,是在痛着,还是笑着,都会过去的。时间能治愈一切伤痛,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人。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也会感谢自己的平凡。
她说她悲伤的时候喜欢待在天台,天台是最靠近天空的地方,天空那么大,自己的委屈就再也不算什么了。跟生命比较起来,我们都微不足道,何必在乎一时失意。
前两年见到那个夏天里总是包裹严实的同学,她穿着吊带和短裙,喷了一点桂花味的香水,我笑曾经她连夏天都要穿2件衣服,现在却也改变。她不恼,笑嘻嘻地说,人总是要长大的,总得要有所改变。原来改变在时间里那么顺其自然,不是刻意为之。
原来我们只是在长大后,各自找寻自己的理想。人群里走失了朋友,又迎来了新的伙伴,也会失去刻骨铭心的恋人,再迎来一个心灵相惜的伴侣,在得到和失去中衡量自己的情感,原来我们拥有的并不多,经历过后,发现我们能够坦然地接受人情和世故,从当初的不苟言笑,变得圆滑处事。
在别人眼里,我们的成长那么明显,至少从单薄的身影变成了大人模样,增长了体魄和体重,毋容置疑,时间公平对待每一个人。
现在的我们,大多已经结婚生子,活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里,再回来看这样一本书,细语绵绵,不免带我再一次走进青春,再一次回味过去,从文字里,清楚得感受自己温热的泪水,愿余生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