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困生的认知
贫困生这个概念的认知可以追溯到高中时代,但有关这个概念的记忆也只是个轮廓。隐隐约约记得高三那年,我们班级有过这样的名额,不过名额非常少,仅有那么几个。并且评比条件也非常苛刻,所以当时就没申请。
到了大学,刚入学没多久,我们学院就开始了贫困生的评比工作,那时候继高三评比因素的影响,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件事情。直到评比结果出来之后,我才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存在,并且开始重视起来,但早已为时已晚。
大学贫困生的评比条件要比高中宽松的多,首先名额上,占比班级总人数的比列要远远高于高中,当时我们学校的标准是班级总人数的20%,所以每年36个人当中就有7个名额。其次评选条件上也不会太过苛刻,基本上只要家庭困难,班级表现(学习上和其他方面)突出的都可以报名参与评选。
除去评比条件的差异,另外一个不同便是大学贫困生资助金额要远远大于高中时期。如果没记错的话,高中资助金额也仅有一千元左右,但大学就不一样了,最高一等的可以资助5000元,最低的三等也有2000元。
对于每一个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读大学都不容易,所以,如果能有机会争取到贫困生名额,最好还是去争取一下。这种情况不但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可以让自己更加向上,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二、机会要靠自己抓
在错过了大一贫困生的评比工作之后,我曾暗自对自己说,来年的我一定争取拿到这个名额。尽管每年的贫困生评选工作都会重新评选,但我清楚,很难撼动初次评选的名额格局。所以,要想拿到这样的名额,难度当然远远大于第一年。
时间飞逝,大一很快就迎来了结尾,结束的那年暑假,我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因为这个因素对我来年的贫困生评选工作非常有利。其实这个贷款也有我妈妈的因素,她不仅是为了缓冲一下经济压力,并且也知道,这样做也很有可能拿到贫困生名额。
暑假过后,迎来了大二的全新生活,贫困生评选工作也重新开始了。这次,我不像上次那样心不在焉,而是关注着这其中的每一步动态。从评选开始报名,到书写贫困生申请书,我都认真对待着。在申请中,我把每一个如实的得分情况都陈述其中,似乎整个过程,都努力把积极的因素呈现出来。
就这样,怀着所有的期待终于到了真正评比的时候。我们贫困生的评比过程非常公平,完全是民主评议。每个寝室各派一个代表参与民主评议,每个代表从参加评选的人员当中选择出来7名最符合这个要求的人员,然后辅导员根据这个评议结果确定下来此次评选的最终名单(1名一等、3名二等和3名三等)。
基于整个大一一年的突出表现以及和同班同学的互助友爱,我成功拿到了二等名额,资助金额为3000元。拿到这个名额的那一刻,真的感觉自己做了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情,终于可以让父母少些经济来源的压力。
这次的评选之后,我更加觉得有些事情,一定要自己去争取才能得到。其实比起贫困生,我更希望大家努力去拿国家级的奖学金名额,这个金额非常高,可以有8000元,当然,要想拿到国家级奖学金,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不仅名额少,而且条件相当苛刻,基本期末成绩要排到全院前三,至少有一项国家级奖项。所以对于不专注于专业理论,专注专业实践的我自然就没有机会去夺取这样的名额。
三、感谢资助生涯
有了大二那年的贫困生评比之后,随后的大三、大四,我都会参与评选,不过大四那年的评比当中,并没有拿到名额,随之替代的是辅导员为我争取到的800元的“卓越贡献奖学金”名额。
大学中,真的特别感谢辅导员李惠老师,她对我们每个学生都很负责,总是时刻关注着每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也特别感谢国家贫困生政策,让我不断鞭策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更让日以继夜辛苦的父母少了些经济压力。
虽然党的第一个一百年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全面脱贫工作,但脱贫没有具体的指标,始终满足不了有些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经济压力。而国家资助政策对于我们农村贫困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经济政策通道。我希望未来的大学教育中,资助政策能更加普惠,让更多孩子享受到这种普惠政策。
如今作为已经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我,会继续朝着梦想出发,不枉国家资助政策的推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己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