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说
吴晓波节目里有个90后嘉宾这样讲到自己的人生标准:希望十年后我可以坦然说自己的每个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的出发点。因为即使失败了,自己认栽就是了。
人生之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放到整个人生的长河中,我还有几十年可以探索与发展,现在遇到的人、事、物,不过是白纸上的若干小点罢了。但真正的转折点此时却也该算一个。毕竟是象牙塔和现实的对接。
老爸说:节点很关键,当你想不清楚时可以与我们讨论。
我笑说:我自己都想不清楚的时候与你们说什么呢?再者,一旦我想清楚了,我还是要走我自己的路的,说与你们是告知一下而已。
2.我的基本态度
对我而言,一直是对未来的期待让我“活着”,或者说,让我活蹦乱跳的。
当我知道未来我需要一项足以养活自己的生存技术时,我选择了从医。那时理由很简单:金融、法律、器械都是虚的,都会变,唯有医术永恒。就是这样没有逻辑的逻辑,促使我做了从医的决定。
可随着自己接触的新鲜事物增多,随着视野渐渐被这个世界打开,我看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
背包客可以穷游,身无分文也能环游世界;gapyear有人可以如火如荼地进行;靠文字、知识也能让自己增值,也能养活起自己;咸鱼翻身似乎只要走上一条万众创业的路就可以...
是的,我被这些吸引了。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有人已经在践行;生存和远方同时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非不可能。
也许有人说,这些能被看到的都是表面,你不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
没办法,在我的价值观系统里,生活本就没那么多是非也没那么多苦大仇深。能力与知识都是可以持续获取的,金钱的本质本也就是生活的交换介质罢了。关键,在于能否让自己保持生活的正确态度,持续拥有让自己对所学所做上瘾的快乐学习能力。
我再也不会选择等待。既然有人能走上自己的路,既然自己本就是自己的主人,那么过上对自己负责,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的生活,本就是天经地义不是么?
医学带给我的感动与体会绝非厚重的专业书和白大褂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里本身就包含着人生百态,甚至是百态中的人性极致。我喜欢这样的百味生活。
但当我打开自己,让自己尽情地听我喜欢的演讲,看我想看的书,读我想读的人,我发现“每个人都隐藏着巨大潜能”这句话就是最朴素的真理!我发现我是具备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的。当我发现自己有可能掌控自己生命的时候,不论远方的人距离我多远,我都觉得他们是与我有关的:他们的生活方式我想去体验,他们的谈论我想去倾听,他们看过的书我也去读...
我知道生活的可行方式有太多种,方法也有太多条。所以每一个选择,每一个思维,都意味着一种结果,而这种过程旁人无法理解,无法体会,都需要自己沉浸其中,慢慢体会。
因此,不是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也并非不爱医学,只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更愿意去体验一个完整的人的过程,愿意多看些东西,多发现些潜能。
所以,不断地思索未来,不断地验证未来,不断按照未来的生活方式去做,不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将是我的基本认知。一切的选择,一切的行动,我知道,他人已经无法左右我。
我会用感性的体会,越来越理性的认知,让记录见证我的发生。
3.现实之于我
当我用了一年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可视可循的自我成长轨迹表,当我在其中补充完自己想要的正确且特立独行的价值观、需要打磨的方法论和技能,剩下的任务,就是用大量的践行去验证、去丰富了。
走出象牙塔,真正开始了找工作面试的一步。一直以来在心里设想的一切都开始了在现实里的真实对照。
不论之前把自己放低多少,把期待降低多少,把流程、把对象研究多少,都是远远不够的。说淡定、说平常心更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我才明白,公司是什么,平日里的这些生活场景正常运转背后到底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来维持;所谓“钱不是那么容易挣得”又意味着什么。
每个写字楼都是相似的构造,内部的一个个办公间表面看来就像蜜蜂的巢一样,封闭,独立,又有各自的运转规律。但难以想象,这么大的地方之下,又为这个社会贡献了多么差异化的服务与价值。
几日里,我曾经在“委曲求全默默积累且即刻可得稳定舒适的工作”还是“继续磨练直到找到属于自己价值观的地方充满激情地奉献的工作”这二者间苦恼。两者消耗掉的都是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成本,获得的却有可能是极为不同的人生路线。
但我发现,当提前明确了自己的基本价值观与基本的找工作原则后,一切的犹豫与苦恼,都在一步步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消散,最终自己的每个决定还是自然地靠近了自己的初衷。
也许结果现在看来还是带着幼稚与天真,还是不切实际与眼高手低;连简历、连自我介绍、连现在的一举一动也表露着一个小白的傻,但没办法,承认自己现在确实就是这样。
很多同伴都在为现在的阶段痛苦:自己一事无成,被世界也被自己嫌弃。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现在的我才些许地体会到这些,更体会到拥有强大信念与方法论的重要性:焦虑,苦恼,都是暂时的;甚至说都是我可以用强大的心念解除的:我还可以拥有用知识自愈的能力,我还有自己的体系与理想世界可以探索;我可以做到不为他人的目光而活,因为他人的说法现在真的影响不到我了,每次听到不论赞赏、还是打压的声音,骄傲、低沉的情绪袭来不久,都会有些正念让自己尽快从情绪中摆脱出来转而寻找行动。
顺着自我发展的轨迹,我想我可以做到更加从容些,更愿意继续寻找自己的内心。我这样想过:即便一生默默无闻,即便一生都是在没有结果的探索中度过,我也心甘情愿。我也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并一路记录下去。
4.再次出发
李笑来老师在他的2017年新年小结与展望中总结自己,之所以有如今的一切,因为自己是个坚韧的人。学不会继续学呗,看不懂继续看呗,一次不行再试一次呗...
是的呀,我才经历了多少,就连学习,我都没有复习过多少遍;就连文字,现在也才刚刚上路。我凭什么去想争取更多的平台和资源呢?
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时间,我选择继续尝试自己想做的事,继续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不着急。
脱掉白大褂,我还有自己,我还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