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为什么学不会?(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自然者,物见其然,不知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得。”
精益你为什么学不会?观摩、交流、对标学习来的东西很难在自身落地,而且落地后的效果也达不到预期,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导致精益你学不会的几大因素。我们开始分析一下其中一个因素: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学习精益的初期,往往通过学习别人的精益成果入手,通过学习成功经验将经验复制到自身。我认为这个方法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在复制的时候缺少了核心的一步--分析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一味地照搬。
下面我们通过我们身边的故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海底捞火锅,想必大家都去过,尤其是以服务著称。海底捞近期还出了一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是不是很气人?
大家发现很多饭店也在模仿海底捞的服务,但是没有一家成功模仿,这是为什么呢?而且海底捞的服务也不保密,我们所有去用餐时都可以亲身体验、实际看到,甚至还可以和服务员交流,但就是没有可以成功模仿呢?
例:内心与机械式话语:
当我们用完餐,出餐厅的时候,我们碰到的每一位海底捞服务员都会用不同的语言“走好”、“不要忘记随身物品”等话语向顾客道别,犹如亲人朋友。发现他们不是在背专业话语。反之,其他饭店在出门时,貌似标准化的服务,服务员机械式的,甚至好几个服务员一起用着有气无力的声音“您慢走,欢迎再次光临”等,犹如在放录音。
通过这个身边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精益也是如此。当你看到别人的精益改善成果后,机械的模仿,是不能给你带来同样的效果的。必须深入的了解人家精益改善的原因、方法、理论等,其实我们在精益中,学习的不是成果,而是过程。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精益学习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希望大家通过本文对精益学习有所帮助。
预告:
下期我们继续:精益你为什么学不会?(二)小改善,大变化,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