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意义,或许是最温柔的真相

凌晨三点,我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路灯。光穿过薄雾落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像被遗忘的标点符号。忽然想起中学时被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时总觉得答案藏在远方,藏在功成名就的未来里。可如今再想,或许人生本就没有意义——这个念头涌上来时,没有恐慌,反而有种松绑的轻盈。

我们太习惯在意义的框架里生活了。出生要被赋予“光宗耀祖”的期待,上学要为“考个好大学”冲刺,工作要追求“稳定体面”的标签,连退休都被预设了“含饴弄孙”的剧本。好像人生是一场必须完成KPI的任务,每一步都要踩在“有意义”的节点上。可意义是谁定义的呢?是父母的期待,是社会的规训,还是那些被反复传颂的成功模板?

我见过50岁辞职去学画的阿姨,她对着画布涂涂改改,笑得像个孩子。旁人说“这把年纪折腾啥,有啥用”,她却说“颜料混在一起时,我才觉得自己活着”。我也见过刚毕业的年轻人,放弃大厂offer去开一家小书店,每天守着旧书和猫,收入只够糊口。他说“翻书时闻到的纸味,比KPI数字实在”。这些“无意义”的选择里,藏着比意义更珍贵的东西——自在。

意义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性的计算:做这件事能得到什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人生的很多瞬间,恰恰是“无用”的。凌晨四点的海棠花,雨打窗棂的声响,和朋友插科打诨的废话,蹲在路边看蚂蚁搬家的半小时……这些不产生任何价值,却让我们觉得“人间值得”的时刻,从来不在意义的清单上。

有人说,承认人生没有意义,会让人陷入虚无。可我觉得,正因为没有预设的意义,我们才有了创造的自由。就像一张白纸,没有必须画成的图案,你可以涂满星空,也可以只点一个墨点,甚至撕碎了做成纸鹤——每一种选择,都是独属于自己的答案。

那些追问意义而不得的痛苦,往往源于“必须找到什么”的执念。就像一个人在沙漠里赶路,非要找到一条规定的路,却忘了脚下的每一粒沙,头顶的每一颗星,都是独属于自己的风景。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没有终点,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本身。

所以,不必急着给人生下定义。去爱一个没结果的人,去做一件没回报的事,去赴一场说走就走的约。毕竟,当我们承认人生没有意义时,反而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那声音里,藏着比意义更滚烫的东西:热爱,自由,和活着本身的喜悦。

楼下的路灯灭了,天泛起微光。新的一天要开始了,它没有必须完成的意义,却有无数种可能。这就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