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死,非常怕死。怕的不是死时的痛苦或者是死亡会使我失去什么,而是对死亡未知的恐惧。当下我触摸着键盘,呼吸着空气,昨天的记忆与未来的想象充斥着我的头脑,而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想到这里后背一阵发凉,不禁打起了哆嗦。
幸好人从来都不是孤单的,我想过的问题肯定有其他人想过了,马克思是这样定义“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交织在一直的。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那种一个人久居深山的,我们都叫他——仙。
民间普通老百姓说,死后会有灵魂,或成仙或入魔,总之你不会消失。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了,认知也那么有限,自然选择懒惰的思维方式,找到看起来说得通的宗教信仰一下,想到死亡的时候就能不那么痛苦。上到帝王将相也和普通百姓区别不大,只是死的时候棺柩大了一些而已
而哲学家多的是时间思考,不能只是找一个万能的神灵来解答所有问题,他们不断的追问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对于死亡,他们更多的是希望接受它,理解它。柏拉图说“哲学乃死亡的排练“,尼采则歌颂“自由的死亡” 成就之死就是一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赋予自己、人类和大地以新的意义之后死去。这样的死是光荣的,是有意义的死亡,那什么又是意义呢?噢天呐,这比死亡更让我头痛。
而科学家是看不起哲学家的,杨振宁博士说过:“物理学影响着哲学,而哲学从来没有影响过物理学。“ 现代科学不断探究着宇宙万物的规律,严谨而冷酷。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说人不过是基因的载具,你的多数行为都是因为基因想一直复制下去才让你这么做的,从基因完整保存的角度来看,你和肉鸡的作用没有什么区别。看着酣睡的女儿我也不知道对她的这种爱是我的自由意志使然,还是我脑内神经末梢与激素在做祟。这样想也太冷酷了,可是“冷酷”也只不过是人类的想象而已。至少赫拉利是怀疑自由意志的,他已经预言你想要什么样的感觉,想要什么样的想象,未来技术都可以毫不费力的赋予你。双脚登上珠穆朗玛峰,和躺在床上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感觉是一样的。当你的肉体消亡的时候,感觉与思维自然不复存在,并没有什么机制能使灵魂独立存在。科学就是这么冷酷,但又严谨的无法反驳,至是看你愿不愿意接受罢了。
满满的负能量之后要来点鸡汤吧。我想乔帮主是最有发言权的。
“没有人愿意死, 即使人们想上天堂, 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 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 你们将会逐渐的变成旧的然后被送离人生舞台。我很抱歉这很戏剧性, 但是这十分的真实。”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 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说的真的很好,去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可是...
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这张网,真的是牢不可破吗?
最后附两张图,这个公众号非常好,我直接截图出来希望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