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们经常吵架的时候,家长有必要在家庭内部进行协调,并制定对应的内部友好管理制度,不偏不齐。比如,使用暴力就要受罚:罚站、写检讨、不让孩子玩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和游戏等等。
孩子之间有矛盾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年龄差距只有一两岁的就更加要如此,不能因为是哥哥就必须让着小的,不能强求任何一方做出让步。因为那样一来,孩子们就不能学会公平地对待事情,兄弟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大,孩子们对父母的信任将大打折扣,这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孩子们之间的打架过程中,父母在了解情况之前尽可能的不要快速下结论。父母替孩子们判断对错不一定是准确的,应该让孩子们停止打架,然后掌握他们的具体原因后,再做出决策。孩子们处于激动状态时,让他们反省自己的错误实际作用不大。父母劝住他们后,要将他们分开,并给他们提供各自的反省时间与空间,他们将会安静下来,各自整理情绪和思绪,自己会找出和解或辩解的办法和答案。
父母抱着一种“长大就会好了”的想法,即使孩子动手打架也置之不理,那将会出大事的。孩子将来会动不动就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更别说兄弟,甚至会对父母动手。任何情況下,父母都不能纵容孩子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
对于经常打架的孩子,父母要给他们灌输兄弟友愛之情。为此,父母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玩一些需要互相协作的游戏,比如二人三足游戏、跷跷板游戏等。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会明白,有些事情只有互,相协作才能完成,任何事通过互相协作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兄弟姐妹之间会相互尊重,更加友爱。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们吵架,自己也激动、发怒,而是要阻止孩子们,给他们反省错误的时间和空间。反之,父母直接发脾气就与暴力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