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姐妹和我诉苦:男女平等喊了100年,家务面前,永远无法平等!
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下班了,夫妻俩都很累,可是家里还有一堆事,老公呢,心安理得嚷嚷累了,玩电脑放松去了。老婆也想放松放松,可是家务总得有人做吧,也不能天天外卖,家里总不能就让它乱着吧!
这一边干着,心里肯定就有声音,一般会有什么声音呢?
根据我的咨询经验, 通常会有以下三种:
⑴真特么懒,啥都不干,好话也不知道说两句,要他有什么用啊!(心里明显有愤怒了。)
⑵没办法,他不干,只好我干了。(无奈,被动接纳)
⑶忙一天了,让他休息吧!(接纳的,没有委屈)
三种不同的心态。
通常,我们女生对家务的态度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如果妈妈家务时心情愉快,那么女儿一般也是这样。如果妈妈做家务时,边做边抱怨,那么女儿也就会和妈妈一样。
小时候,我妈妈很勤快,也教我们怎么做家务,但是妈妈认为家务没有读书和工作重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是“没有用的事”,价值感不高。我潜移默化地照搬了妈妈的观点。
结婚后,老公是完全不会家务的人。婆婆认为男人只要会读书赚钱就好,家务都该女人做。
我和老公受原生家庭的影响,都认为做家务价值感不大。那他不做,让我做,不是看不起我吗?凭什么啊?我也赚钱养家啊!于是,因为家务发生的斗争就不可避免了。
结婚的前十年,我多数都是带着情绪做家务,累个半死,还挨累不落好,人家会说“你也可以不做啊”“给脸色看,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这是第一种态度)
后来,我也觉得,因为家务去斗气不划算,也就慢慢接受他不做家务的现实。(这是第二种态度)
我有个闺蜜,和她老公是同事,每天一起上下班,钱比老公还赚得多,但是家务全包,还做得乐呵呵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多次和她探讨这个话题。她觉得啊,能让家里人吃得好,家里收拾得干净舒服,是她的价值体现,那份价值感让她能量满满,所以也不会觉得累。她从小看到妈妈就是这样为家人服务的。(第三种态度)
慢慢地我也学会了闺蜜那样,愉快地做家务,不想做时,也真实表达,和先生之间很少因为家务争执了。先生也能从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爱,反而会主动地帮忙做家务。
所以啊,我们如何定义家务劳动的价值,决定我们做家务时的态度,而这份态度传递出的情绪价值比家务本身更重要。
你是怎么看待做家务的呢?你从妈妈那里学到的是哪种态度呢?欢迎留言,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