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骑象人》第10章【重点总结】

【古老观念】幸福之道在中庸。

【现代理论】人需要爱与工作,全身心投入,并从群体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这样才能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引子】由写在毕业留言册上的话引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圣问”——哲学问题。本章作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回答这个大问题。

一、人生意义为何?

&为什么说人生意义为何是“圣问”?——人生意义是一个高贵的行为,每个人都该为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真的可以找到答案。

(一)何为“意义”

定义式:定义=意义

代表或象征:象征或代表的事物。

找出事物的意义:人的意图(目的)和信仰。

(二)两个子问题

1.人们想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目的为何?

2.人们觉得什么样的答案具有启发性——我应该怎么过日子?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有美好、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二、什么能令你感受到“人生本身”的目的?

(一)爱与工作

*爱:人是群居性超强的动物,没有朋友,没有安全的依恋,我们不可能快乐起来。

*工作:拥有且追求正确的目标,让自己体验到心流与投入的感觉。大部分人都是从工作中体验到这份酣畅淋漓的感觉的。

      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人就可以在这世上活得更精彩,我们要为自己所爱的人工作,也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托尔斯泰

&为什么说工作能让我们快乐、幸福?

效能动机:人内心想通过与环境互动,进而控制自己的环境,以发展能力的一种需求去冲动。效能需求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并且会持续。它体现的是“做中乐,乐无穷”(莎士比亚)。

工作自我引导:从事低复杂度、高重复单调性工作的人,对工作产生的疏离感最高;工作内容较有变化,较具挑战性,且在工作中比较有回旋空间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则远高于前者。

三种不同的工作态度:差事、职业、事业(自我实现、心流体验)

*你认为工作本身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跟在哪个阶层、从事什么工作没有关系!

&如何在工作中得到更多满足?

掌握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份让自己每天都能发挥优势的工作。

(二)全心投入

&什么是全心投入?

      一开始对某个领域充满兴趣,沉醉其中,享受到片刻的心流体验,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相关的人、事及核心价值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进而享受到更久的心流体验。是另一种“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的说法。

&为什么全心投入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幸福?

      全心投入能让人享受到更久的心流体验。

&怎样做到全心投入?

(1)个人(2)环境(3)个人与环境整体协调的关系

(三)跨层次一致性

&文中提到人是由哪三个层次体系组成的?

(1)肉体(身体和大脑)

(2)心理

(3)社会文化

&什么是跨层次一致性?

      较低层次的个人特质(肉体)能跟自己的应变机制(心理)相互配合,且后者又能跟自己的人生故事(社会文化)相连贯,那么你的个性就会很一致。

&为什么说达到跨层次一致就会感到快乐幸福?

      因为连贯的事物运作起来会比较顺畅。个性一致的人生更能一路前行。当一切连贯起来,所有事物都连接一致时,更能体会到人生的重要时刻,就像是被启蒙一般,会觉得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怎样做能获得跨层次一致?

(1)生活习惯

(2)成长环境(小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大的国家环境、民族环境)

(3)宗教

(四)群体选择

&什么是“群体选择”?

“无私”为的是团体。增进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竞争能力——达尔文

利他策略、牺牲自我以利家族、互惠利他。

&从文化特质角度分析群体选择

(1)文化特质也会像身体特征一样进化,而且每当人类形成新的行为、产生新的科技或信仰,文化就会快速传播。文化特质甚至可以从一个部落传播到另一个部落,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

(2)所有现代人类都是基因组和文化要素共同进化下的产物。

&为什么群体选择会让人感觉快乐、幸福,找到人生意义呢?

因为处于同一群体,相关人士彼此信任度会更大大提高,会让人产生一种与团体合而为一之感,会让个体做出有利于团体的贡献。(归属感、价值感)

群体选择论让基因及文化彼此相互协调适应,这样大大的提高同一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和平和谐及合作,让人进入社会组织的层次。。

&如何促进团体选择?

宗教:拉丁文的字面意思是指联结或联系在一起,宗教向来有协调、调整人们对他人及对群体所做行为的功能。

(五)超越自我的意义感

&什么是超越自我的意义感?

      主体和客体的界限及个人的自我感消失无踪,不知不觉中“我”慢慢融入“我们”之中,“我的”变成“”我们的”。个人生死已不再重要,在那样的时刻,不朽使得自我牺牲变得不算什么,我可能会倒下,但我不会死去,因为真正的我已超越原有肉身,继续活在我所奉献捐躯的同胞身上。

&为什么超越自我意义感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幸福、找到人生意义?

      因为当主体客体的界限及个人的自我感消失无踪,人就会进入一种极度平和极度喜乐与清明的状态。

如何获得超越自我的意义感?

“关闭”自我的按钮,让“定位关系区”关闭——冥想、瑜伽、众人同时进行的仪式

三、幸福之道在中庸

中庸——平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