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年近40的自己,依然还会在网络空间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知道易效能至少有3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记得《善用时间》是在2015年首发的时候购买的,2016年就听过直播的三堂课,100讲,10堂课都听过N次。2017年打算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其实12月就有去线下的机会,但觉得还不是自己最需要的,后来机缘巧合去了189期课堂,进入了现在这个90天的实践群,从学习课堂的第二组,进入实践的B组。11个小伙伴各有特点,虽然交流并不频繁,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实践。
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很难主动去干什么事情,但如果安排我干什么事情,我会好好的努力干。所以2月4日班会后,组长说让我承担秘书长的工作,我就进入了秘书长群,开始组长说大家轮流一人一周来完成这个事情,但经过周日晚上的研究,我发现这个工作如果来回交接浪费大家的时间,而且没有效率。周一的早上我在小组群里承诺,以后我固定承担小组秘书长的工作,按照要求统一打卡,并开始按天统计了所有人的个人分数。并且按照新规则修改了个人统计模板发到秘书长群里供大家参考使用。
这个时候我没有任何的情绪,只想协助大家努力做好这件事情。在小组群里鼓励大家早起打卡吃青蛙,甚至文悦是不习惯早起的小美女,为了小组荣誉,我建议她在6点之前打卡,打完卡可以再迷瞪一会,慢慢调整。鼓励大家多运动,多写简书,写周检视、月检视。
经过周一的反复确认,周二我认为自己已经非常理解规则,在群里给小伙伴们“洗脑”,告诉他们怎么让自己实践的同时多挣分。结果周二晚上看到最新上传的统计表,同时又看到了新出台的早起打卡的统分规则。这个时候我真的是有点崩溃了。
说点背景,我从17年9月左右,我给自己建立了一个习惯,就是晚上9点以后不碰手机了,为10点睡觉做准备。这也是我基本5点多能起床的原因。但从我接手秘书长的工作,从周日开始,我基本12点还没放下手机。本以为周二可以结束这个事情,进入正常轨道。但这个规则的出现,让我出现一种恐惧,如果这么细化下去,这打分的规则会需要出一本质量手册了。也许是我太过焦虑,毕竟好几天睡眠不足了。所以在小组群和秘书群里都爆发了点情绪。
我理解班委会的想法,但管理这件事要做的是划繁为简,动作越来越简单,而不是越搞越复杂,越搞越乱。一个简单的早起打卡的动作,搞出三个计算规则。为什么一定要引导大家为得分而去改变自己早起打卡的时间,在被窝里打个卡,有意思吗?
感谢12组韩霞、1组小谷、8组吕梁和10组王丽君的理解,也感谢班长和秘书长的回应。正如韩霞说的,在这里大家都是一场修炼,跟职场管理是一样的道理,管理是帮助下属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抓大放小,不要把细节搞的太复杂,也不要把规则来回修改。
以上是对于昨天晚上事情的站在自己角度的一个复盘,睡了一晚上之后发现自己在人性修炼的路程还有很长,太过情绪化,也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希望在下一次遇到相同的事情,我能处理的更好
我参加易效能的目标并不明确,但经过这两三周的实践,昨天晚上的事情,我突然给自己找到一个目标——寻找自己的内心自洽,不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不因为他人的要求来改变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