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不太愿意随波逐流,并非是怕别人说,如果怕别人说的话也不会承认是一个有个人的性。今天之所以愿意发表一下观点,并非想蹭热点,更不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么正确,也仅仅是对一件事的看法,仅此而已。
相信现在打开任何一条新闻APP,某位明星的新闻充斥着个整个娱乐圈。作为80后的人,基本上已经淡出了这种追星的娱乐活动中。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还有点动力的第一届超女还能有点印象。
如果非要有个偶像的话,李宗盛一定算一个。经常感叹什么叫经典,所谓的经典就是无论任何时候音乐想起的时候,都能够让人为之一振,无论正经历着什么,还是已经经历过什么,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它的旋律依旧能够在脑海中想起。
通过旋律,散发出内心的力量,无论是欢乐、困难,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宣泄,是一种力量,哪怕是现在摊在沙发上的葛优躺。只要旋律想起,浑身充满了力量,思想中充满了斗志。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经典。
如果不相信,可以尝试去听听《英雄儿女》《一条大河》等,会不会让浑身有力量。就因为蒋欣一首《一条大河》看完了《奔腾年代》。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常汉坤在法国用钢琴弹着这首曲子,对侄子说:“当初你妈就因为这首俘获了你爸”
作为一名演员、歌手、艺人演绎着别人的人生、唱着发自内心的歌曲,更多的是一种内涵,一个种修养,展现出来的并不是别人的气质,而是自己的修养。周星驰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不仅仅是一句台词,而是一种内涵。
看着铺天盖地的新闻,温度又在不断地上升。突然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何必呢?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非要证明ta如何如何的不好吗?直接拖出午门问斩就行了。或许有人觉得这么做太简单、粗暴了,毕竟罪不至死,还要给人留有余地。
事情总有它的两面性,一边是以正法纪,一边是刀下留人。还不是因为ta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如果换做一个普通,又有谁会关心这么多呢?或许早就就地正法了。这么看来,所谓的人人平等是不是有点片面化了?
以正法纪是人办错了事,以儆效尤;刀下留人的前提是,事错了,人没错,就地正法是,十恶不赦。经常说要有容人之心,为什么容的都是十恶不赦的?斩立决的为何都是忠臣良将?是不是感觉有点寒心。
像这样的直接斩立决,用不着容。越容越严重,如果能够容,以后这就将成为一条底线,只要不突破这条底线,都能容。一时想不起来,在一篇古文中说过,大概意思是说,国家清明时,法律规章制度要严格;国家混乱时,法律制度要宽松。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众有活的希望。
如果说现在存在着多重的标准,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可。现在唯一让欣慰的就是罪不至死,除非除非天怒人怨的事情,不死不以平民愤那种。朗朗乾坤,好像现在的民愤不在于此。
当经历的事情多了,貌似好像很多事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如果跟某位村支书换换,貌似是小巫见大巫,只不过是影响力太大了。影响有多大呢?估计也就影响30-13岁左右的人吧,30岁以上的人估计都不知道谁,13岁以下的还是个娃娃,更不知道了。
现在讲的是人设,至今没有闹清楚啥叫人设。或许像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喜欢讲人品。当然了,人品是了解、懂得的产物,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这人设是不是跟陈列在商场里面的商品一样,通过工厂加工而来。
好像这么理解也没错,像李宗盛这样的不讲人设吧,如果说要绯闻,估计这位比起“小李”来差远了点吧,虽然“小李”很多绯闻,试问哪段绯闻不令人向往,哪段恋情不是才子佳人。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
如果这里用经典来形容是不是有些不恰当,但又不得不承认,大师就是大师,同样的事情,做的就是比跳大神的强,有文化,有底蕴,还令人为之羡慕。邓丽君早在1973年就告诉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现在采出事来了吧,主要这一出事不要紧,先不说这件事怎么处理,以后又有多少人会效仿。如果有人问“小李”不一样嘛,“小李”那是采吗,那直接是摘,本质上有区别的。
就看这件事能够发酵到什么时候,或者又有什么新闻能够把它冲击下去。相信汪峰最近没有发专辑,否则又弄个热榜第二,这千年老二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动摇的。世界太大,什么鸟都有。也到可以理解,问题是只要这鸟别都长一样就行。
想起一个朋友说的:“为何这渣男这么多?”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反问了一句:“为何喜欢渣男而不喜欢直男呢?”
直男只会让自己不舒服,不舒服的感觉可以即刻感觉到,然后就会有即刻的反应,这是人的不能反应;而渣男就跟温水一样,而那时候跟青蛙没啥区别,再去做反应,估计已经没有即刻反应了。
好人与坏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好人有多好,坏人有多坏,而是好人的坏是能够看到,能够看到的是真坏吗?而坏人的坏是披上了好的外衣,只能看到好。
这里有想起台湾一德大师说的:糖衣炮弹,是糖一定有炮弹,至于炸不炸,那是炮弹的问题;什么不是糖衣炮弹,苦的一定不是炮弹。
唐伯虎有句千古名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漫漫人生路,是一条修行路,修的是品行,修的是心。疯也好,看不穿也罢,生活是自己的,莫让别人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