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见今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西周·晋侯苏钟,旧称晋侯稣钟,1992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西周晋侯苏钟共16枚,编钟分两组,三种式样,每组8枚,均大小成编,一组即一肆。大钟为一组,高分别为49、49.8、52、44.7、32.7、30、25.3、22厘米,纹饰浅而细,小型为一组,高分别为50、49.5、51、47.6、34.8、29.9、25.9、22.3厘米。第一组为大钟,纹饰浅而细,第二组为中小型钟,纹饰深而阔。并且从造型上来讲两组也有细微的差异,研究者认为它们虽并非同时铸造,但音律却非常和谐。钟上铭文为利器刻凿而成,笔画转折处要分四五刀或是五六刀的接连刻凿,笔道才能连起来,刀痕至今非常明显。
有趣的事,根据目前出土的先秦乐器研究得知,我国在商代已形成了“宫商角徵羽”的五声音阶,但晋侯钟的实际测音仅包括不同音高的哆、咪、索、啦四个音频,缺少“商”音,但这恰正与文献中记载周钟不用商音的记录相吻合。这一方面反映了周人对商的敌视态度,另一方面则说明当时乐钟仍不以连贯的旋律为主要追求,而是利用其宏大、悠长的声响,造成一种庄严、崇高甚至肃穆的气氛,其礼仪功用更甚于乐器的功用。它和鼎一样是至高无上的重要礼器,列鼎而食,陈钟而鸣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现实体现。
1992年8月,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北赵村的晋侯墓地8号墓遭到盗掘,大量随葬品被盗往国外,其中有14枚流落到香港;10月,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了被盗的8号墓,出土了刻有铭文的两枚甬钟,铭文分别为“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兹钟”;12月,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的帮助下斥巨资将14枚编钟买回。经过与晋侯墓地考古出土的两枚编钟对比,确认为晋侯墓地8号墓流失文物。
晋侯苏钟共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根据原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考释,晋侯苏钟16段铭文为:(1)惟王卅又三年,王亲遹省东国南国。正月既生霸戊午,王步自宗周。二月既望癸卯,王入格成周。二月(2)既死霸壬寅,王偿往东。三月方死霸,王至于 ,分行。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左氵舟(周)镬,北氵舟(周)□,伐夙夷。晋(3)侯苏折首百又廿,执讯廿又三夫。王至于 城,王亲远省师。王至晋侯苏师,王降自车,立,南乡,(4)亲令晋侯苏自西北遇(隅)敦伐 城。晋侯率厥亚旅、小子、呈戈(秩)人先,陷(5)入,折百首,执讯十又一夫。王至(6)淖列,淖列夷出奔,王令晋侯(7)苏帅大室小臣、(8)车仆从,(9)述(遂)逐之。晋侯折首百又一十,执讯廿夫;大室小臣、车仆折首百又五十,执讯六十夫。王惟反归,在成周公族整师(10)宫,六月初吉戊寅,旦,王格大室,即位。王呼膳夫曶召晋侯苏,入门,立中廷。王亲锡驹四匹。苏拜稽首,受驹以(11)出,反入,拜稽首。丁亥,旦,王鱼阝于邑伐宫。庚寅,旦,王格大室,司工扬父入右晋侯苏,王亲侪晋侯苏禾巨鬯一卣、(12)弓矢百、马四匹,苏敢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元龢钖钟,用昭格前(13)文人。前文人其严在上,翼在下,醴醴(14)毚毚,降余多福。苏其迈(15)年无疆,子子孙孙,(16)永宝兹钟。
铭文大意为:西周厉王三十三年,一位名叫“稣”的晋国国君率军参加周厉王亲自指挥的讨伐东夷的战争。正月上旬,周王由位于陕西的宗周赶赴东部,于二月中旬到达河南的成周。在经历了一系列军事部署后,三月下旬周王带领大军到达今山东境内,在此分兵出击。周王命晋侯稣北上攻击夙夷的老巢,先后攻克两邑后与自己会师总攻。晋侯稣作战十分勇敢,大获全胜,在整个战役中斩首380人,虏敌94人,功勋卓著。战争结束后,为了表彰晋侯稣的战功,周王在宗周的宫殿之中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先后赏赐给稣马匹、弓箭和祭祀用的香酒。
这段铭文叙述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周厉王亲征东国、南国。西周晋侯苏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