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学习,我明白了何为“五伦”,知道了“使财有度,用药有方”的道理。今天还得继续学习。
173.身体力气,集思广益
凡事勿徒委①于人,必身体力行,方能有济②;凡事不可执于己,必集思广益,乃罔③后艰。
①委:依赖。
②济:成功。
③罔:无。
如果我们想把一件事做成的话,就要深入实践,不能什么事情都交给别人去做,不管身处怎样的位置,做事都应该身体力行,做到刻苦勤勉、尽力而为,这样才有可能成功,自己付出了全部的努力,即使事情不成,也不会怨天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做事时除了积极实践外,还要注意不能一意孤行,要善于与人交流沟通,集中大家的智慧,汲取有益的意见,群策群力,使事情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做好一件事情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一个人再能干,智慧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借助大家的力量,就会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174.耕读成其业,仕宦未足荣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仕宦虽称贵显,若官箴①有玷,亦未见其荣。
①官箴:原指官员对帝王的劝诫。后来只对官吏的劝诫。
耕种和读书是被古人视为根基的两种职业。耕种可以使人得到历练,锻炼人不怕吃苦、勤俭节约的品质;而读书可以提高修养、增长才干。耕种要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遵循自然规律,尽力而为,才能有所收获;读书也要寒暑不废、坚持不懈,才能有所作为。
步入仕途本是一件光荣的事,但如果为官不想着廉洁自律、恪尽职守、为民造福,而是腐化堕落、贪赃枉法,必然会遭到世人的鄙夷,这将是十分可耻的事。
175.儒者多文为富,君子疾名不称
儒者多文为富,其文非时文也;君子疾①名不称,其名非科名也。
①疾:担忧。
一个读书人,如果才思敏捷,能写出很多文章,而且这些文章都不是空洞无物、敷衍塞责的应试之作,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富有。显然,历时千百年依然闪耀着熠熠光辉的无数名篇佳作常常是作者抒发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思想、智慧和情感注入到了作品中的结晶,即使是时光流转,这样的文章依然能让后人产生共鸣,这样的文章才能称得上是不朽之作,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作者才称得上富有。
《论语》中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是指品行高尚的君子,常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没有可以值得称道的德行与功绩,他们在乎的不是浮俗虚名,更不是科举之名,而是担心自己的品德,达不到高尚的境界,他们以此来要求自己,做人要正直善良、崇尚道德、光明磊落,如果他们的品质“如冰之清,如玉之洁”,自然可以名垂后世、光照后人。
176.博学笃志,神闲气静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功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广博的汲取知识,才能开拓思维,使学问融会贯通。同时,学习的志向要坚定,不可以见异思迁、心猿意马,更不能活在散漫、任性和放纵之中。学贵有恒,只有坚持自己的志向,克服懈怠,才能使学问有长足的进步。
想成大事,必须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沉着勇敢、临危不乱的气度。做事前要有长远的眼光,全面的谋划,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和各种突发的情况,做好周密的计划,这样才能在做事时冷静果敢、应对自如,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胆大心细,既有魄力又思维缜密的人才。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神闲气静,智深勇沉”,能成大事的人肯定做到,我没做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会做到持之以恒,其他的就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