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还是法律?都不!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我选这本书来读,最初是受到《人民的名义》的安利。是怎么样的一本书,能在这部主旋律电视剧中获得这么高的上镜率,且担任了让高玉良掉进陷阱的“罪魁祸首”?百度之,得知此书因“大历史观”出名,这不禁让我更加好奇,什么是“大历史观”?跟我曾经接受到的历史观到底有何不同?带着种种疑问,差不多一个月前,我去图书管找了20多分钟,把这书从不存在的书架上挖了出来。
也许是我没读过多少书,特别是这种带有一点学术性质的著作,文化积淀不够,起初看得非常慢,且越看越觉得索然无味。书名《万历十五年》,又不直接讲万历十五年间的事,而是先扯万历皇帝如何成长、张居正怎么怎么样、一些繁琐的宫廷礼节、文官之间的争斗,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于是我转变方法,直接先跳到后面讲海瑞、戚继光、李贽的部分看故事。开始我还担心中间跳过这么多会不会看不懂后面的,却发现好像没什么关系,后面的故事和作者的评论也挺精彩的。只是越看到后面,越有一种微妙的感觉:这帮文官怎么这么烦,好好的一个人,总是被你们这么没事找事地找茬,有意思么。看完这三章,再返回去看,便觉得有了味道。这本《万历十五年》,或者用本名《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文如其名,就不是讲1587的,实际上,不叫万历十五年,叫万历十四十三十二年都行,就像作者在书末的《大历史观》一文中揭示的,1587与1840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区间来看,它们的存在,与那年发生什么事无关,他们的命运已经由整个历史决定了。作者选了一个年份,选了与这个年份有关系的几个“重要”的人,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大的历史图景——被“道德”统治的历史,甚至在书中有重要地位的文官集团,不过也只是道德的棋子而已,更不用说被文官集团统治的皇帝与百姓了。
从这两个词语有定义开始,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一直都存在着,只不过自儒学被定为国学之后,道德就占了上风。一时占了不要紧,一占就占了两千多年,甚至到现在,我们遇到冲突的第一反应,都是从道德上寻找解决的方法,更有一些舆论只论道德不论法律,如于欢"辱母杀人案"、快播案等。这还是在当今有专业法官的情况下,司法都可能被道德影响,可见,在几乎把仁义道德作为唯一信条的古代,情况会是怎样。然而,并不是说道德不好,而是说,当“仁义道德”被僵化、被利用时,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许有人会反驳,按你这么说,不如不要道德,只讲法律算了。其实细想,若将“道德”和“法律”看作一对相对概念,在书中、在上文将“道德”换做“法律”,感觉也没多大问题。从道德看历史看现状,则太软弱;而若将法律占上风,一切都靠法律裁决,文官集团利用法律进行互相攻击,那看起来就太僵硬,没有一点人情味。因此我觉得,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它是道德还是法律,而是道德/法律体制的僵化。
僵化是什么?僵化是一种绝对化,几乎没有变换余地的状态。人的三观会随时间变化而收敛、固化,若不注意,就成了“老顽固”,很难接受新思想,与意见不合的人沟通,这就是僵化的一种表现。当一种事物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而内部环境接近不变的时候,僵化就很容易发生。很不幸,古代的中国就处于这种条件下,几百上千年的朝代更迭如一日,都以孔孟的儒家学术为基础,后续所谓的变化也只是一点补充,就出现了道德僵化的局面。当然,这不是只在中国发生,西方的中世纪也僵化了上千年。幸运的是,他们的内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且得益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小国寡民式的结构,能让自由的思想蔓延。(因为对西方文明不熟悉,若有不当之处请指出)而在东方的亚洲大陆上,中国的每个地区都被仁义道德形成的统治结构锁死,新思想会被视为异端,不符合仁义道德之说,得不到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的支持,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至于清朝中后期,因为西方文明的强势介入,航海技术的增强,才逐渐转变局面,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那都是后话了。
自古以来一直有“以史为镜”的说法,黄仁宇以他的大历史观给我们描绘了明朝后期被“道德”统治的历史图景,也给给我们带来关于体制僵化的思考。当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看法仅是我的一家之言,或许只是一些拙劣的思考。尽管如此,于我而言,对问题的思考不因一本书的结束而停止,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对世界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