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不是生命的两端,只是两种状态,两种互相趋近,相伴相生的状态。
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新的生命开始,但每一分每一秒,都更接近死亡;当我们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我们的这一生结束,但那之前的每一份每一秒,都更接近下一个轮回的新生。
记得李欣频老师在一次旅行分享中谈到印度恒河边生死两茫茫的场景:有人沐浴着恒河水去往极乐世界,而有人沐浴着恒河水才来到这个世界,一边是死,一边是生,那种生死同台的鲜明冲击吟唱着宏大的生命之歌,令人震撼。
生与死从来都不是分离的,有人离开,有人到来,有人到来,有人离开,生命生生不息。
我们的生命从来都是向死而生,向生而死。
《呼叫助产士》中Julia 女士是一名打字员,她即将临盆,却因为害怕遭到解雇而一直用腰带紧紧绑着肚子以遮掩怀孕的事实。
这时候她接到消息:她唯一的亲人,多年未有来往的父亲Masterson先生, 将不久于人世。
Masterson先生是一家酒馆的老板,他艰难地躺在床上,行将就木。他曾有7个儿女,除了Julia,其余全部死于肺结核,而唯一幸存下来的女儿,却在多年前将他抛在冷冷的风中,消失地无影无踪。
父亲没有了女儿,而女儿亦没有了父亲,他们彼此孤独地行走在世间,心中装着对彼此的挂怀和怨恨。
第一次,是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这一次,是死将他们再次联系在一起。
Julia因为觉得父亲不是一个好父亲而离开,因为觉得自己一直没有成为父亲理想中的样子而保持距离。
但在死亡面前,横梗在父女之间的冰山消融。当Masterson先生说出Julia是最像自己的孩子,说出他一直都知道她很擅长数字的时候,Julia不再对自己愤怒,不再因为自己没能成为令父亲骄傲的人而推开父亲。她感受到了父亲的爱,解开了一直以来紧紧束缚自己的紧箍咒。他们向彼此伸出了双手,与自己和解,也与对方和解。
而凭着信念,生命衰竭的Masterson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到了新生的外孙,他艰难地抱着外孙,像他多年前抱着自己的女儿Julia一样,他慨叹生命的美好,嘱托外孙以后要照顾好自己的妈妈,他知道,在他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刻,这个新生命的到来是为了延续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等着他,他也等到了他。现在,他可以放心走了。
死生交替,Masterson先生去了一个新的世界,而在他怀中的这个生命他的世界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场生死同台的生命教育,对于生,我们心怀希望,而对于死,亦无需恐惧悲伤,生死总是不断往复轮回。
死是为了让我们理解生命的意义,而生是为了让我们在死的时候有意义。正如Jenny 照顾贫民窟里的退伍老兵Joe, 她照顾他的溃疡,她了解他,和他聊天,她听他讲他的故事,她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Joe因为政府的拆迁计划不得不搬到疗养院,而在手术后不久,便离世了。
Jenny说: " 我迎接过无数的生命,但唯有这次,他的往生,打开了我的心结。”
她以为自己从每一次生命的诞生中了解了人生的意义,事实上,她发现在这次刻骨的死亡教育之前,她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深刻。
人,唯有经历一些人一些事才得以理解人生,把每一种人生际遇都当成是礼物,生有希望,死亦是希望,因为我们的生命从来都是向死而生,向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