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阅读的第2367天(6+年),第335本,王志纲《第三种生存》
跟什么样的人合作,跟什么样的人当断则断?作者说,这是”算账的方式“不一样,即价值观不一样,不因为气愤,也不因为占理,而跟对方理论,或对簿公堂,而是直接再见,也不废话,也不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这个选择或说是认知,跟财务里的资金的使用质量如出一辙,是把这部分资金就留在那里等着,还是承担一点损失,把资金活化,去干点别的,按时间价值来说,一年的时间,PlanA是放在那里然后得到A数,Plan B是拿出来活动,然后得到B数,最终看总的收益是A>B还是A<B,而不是把焦点就守在A上,完全不去考虑B,用财务资金价值的视角转换一下看,好像也没啥不好理解,会觉得,啊对,这样选没错。
亏了就亏了,“吃亏是福”,从这个角度再来理解一下,会发现,其实是,在你这人亏了就亏了,赶紧走人,解套,及时止损,赶去发现下一个新机会。吃的是及时止损的“亏”,“福”是抽出来的时间精力去寻找下一个“新机会”,止损是为了“换取”下一个收益的机会,“吃亏是福” = 用止损“置换”收益的机会 ,瞬间看到这句老话心理平衡了 有没有?
以前看到“吃亏是福”这话老反感了,觉得啥福啊都亏了,原来人家说的是存量和增量的问题,是零和博弈VS正和博弈,原是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