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并没有讲什么一招制敌的绝招,而是反复在讲以多胜少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一招制敌的绝招,在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经常会有的。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面的独孤九剑和辟邪剑法以及葵花宝典,就讲的是能够快速提升功力,练成后能够使出奇妙招数来制敌。例如独孤九剑里面的破剑式,使出来几乎可以破尽天下所有的剑法。
我最开始看《孙子兵法》,想着看看孙武讲了什么奇妙的绝招,使出来就可以打败敌人。当我看完之后,发现《孙子兵法》里面并没有讲什么能够一招制敌的奇妙计策,没有使出那一招就能打败所有敌人的绝招。
看完《孙子兵法》之后,会觉得它里面讲的很多都是非常普通的,我们大家平时都知道了解的事情。
我认为《孙子兵法》里面讲的道比术更多,没有具体介绍实实在在的各种排兵布阵的方法,主要是从大的形式和战略方面去讲的。
《孙子兵法》讲的很多都是普通的道理,比如以多胜少,以强胜弱,避实就虚。
有十倍于敌的兵力的时候,就可以把敌人围起来打;有五倍于敌的兵力的时候,就直接冲上去打他;有一倍于敌的兵力的时候,也不需要硬攻,要想办法把敌人分开,各个击破;兵力和敌人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善于想办法击败敌人;要是兵力没有敌人多的时候,那就要学会退却,避免吃亏;如果兵力远远不如敌人的时候,那就赶紧躲得远远的,避开对方的锋芒,不要与之对战。
我们从孙武的这个理论可以看出,这里讲的是以多胜少,自己人多时可以打,自己人少时就不要正面拼,这时需要撤退,避免鸡蛋碰石头。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我军游击战争时候总结出来的的战法与孙武的这个理论不谋而合。我军在游击战争中的“十六字方针”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那么什么时候才打得赢?什么时候打不赢?这不是拍脑袋来决定的,按照孙武说的,就是要通过计算来决定的。
孙武说作战前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可能胜敌;计算不周,胜利条件少,就不能胜敌。
古代用算筹来计算,敌方每一个优点就用一根算筹,我方每一个优点同样用一根算筹,最后分析完了敌我形式,数一下桌上双方算筹的数量,就知道哪方胜利条件更多。
在官渡之战之前,曹操召开军事会议来分析自己与袁绍的实力情况以及讨论是否可以跟袁绍一战,这时谋士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十胜十败论分析了袁绍阵营的十个缺点,同时有针对性地列出了曹操阵营的十个优点,正是这个十胜十败论让曹操最后下定决心与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
《孙子兵法》没有具体讲一招制敌的神奇绝招,而是通过讲普通的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让大家先思考计算胜败,再决定是进攻还是撤退。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应该学习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