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城市里是何时开始出现猫咖狗咖的,眨眼之间就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后来羊、鸭、猪、兔,甚至水豚、浣熊主题餐厅、咖啡厅不断涌现。这些店提供的饮食从来就不是重点。在毛发满天飞甚至异味隐隐的空间里,即便在你身边酣睡的家伙是名门望族、价值连城,你也很难喝得下手里的拿铁吧,反正我不行。所以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消费呢?
各种证据表明与宠物互动能够显著缓解压力,这个过程中,人体释放多巴胺、催产素、催乳素这些让人“感觉良好”的激素,这也是为什么治疗犬被广泛用来管理抑郁和焦虑的原因。
所以人们之所以在这些店付费,一是狭小、昂贵的城市生活和窄小、拥挤的居住空间不允许人们饲养宠物;二是有些种类的动物很难出现在寻常城市环境里,更不用说摸到;三是动物确实能抚慰心灵,即便是与它们短暂地相处。
起初我十分诟病这种看起来是让动物“被迫营业”的商业模式,直到我看了韩国一个网红羊咖的故事:老板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村里把最弱最小的羊接到咖啡馆里喂养,甚至用羊毛专用洗衣液给洗澡,养得白白胖胖了就送回去再换一只。回村跟别的羊一比有一种“一看就是城里孩子”的感觉。羊咖给它们留足了活动空间,顾客也被要求尽量不打扰它们,看照片一只只都睡得很香。
虽然不是所有的动物主题店都这样和谐,一定有别有用心之徒在小动物身上使着坏心眼,比如为了节约成本活动空间特别小的,为了营造网红拍照环境硬给穿衣服的等等。但我去过的几家店都还挺善待动物的,跟店员或老板聊起来都能感到他们是真心喜欢这些动物的,并且维护动物的健康和状态同店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是在资本的正向驱动下发展的行业。
实际上动物同人类在城市共存历史也很久远了,有些动物以城市厨余垃圾为基础改变了食谱,有些进化得更温顺可爱变成了人类的伴侣动物,甚至读到文章说某些犬类的“笑颜”也是进化结果,因为只有讨人类喜欢才能生存下去。
撸狗一时爽,银子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