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是一种富有特殊气质的文体,一方面它结合所有问题的精髓,通过嬉笑怒骂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对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展望。杂文里的常见题材,即对国民性的批判。这个题材比较容易入手,但是写出思想的高度性并不容易。极为容易把文字流于表面和泼妇骂街,因此批判国民性的杂文有很多,但是写的有深度有思想的极少。这其中的一座高峰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杂文,无论是议论还是写故事,都有各自的特点。他的总体特点在于,冷静以旁观者的身份从小事上,慢慢揭示和概括,最终把具体的事情上升为抽象的国民性,使得读者在观看文章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最终感受到他所表达的主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方式,鲁迅先生才成为撰写杂文领域的一座丰碑,至今都无人可以超越。
但是在他之后,研究国民性的杂文就罕见优秀之作了,大多数都彻底沦为泼妇骂街式的三流作品。大多数的三流作品是缄默无闻的,但是有一些三流作品就很流行,欺骗了一代又一代人,比如这本风靡中国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从总体上来说,是三流作品中的三流作品。
在优秀的杂文中,作者应该怎么表述,这是所有撰写杂文者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杂文的主题表达需要,一般作者都会采取话外视角,不直接给予评论。有的文章虽然给予直接评论,但这些评论是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营造的基础论据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申和拓展,不给读者以突然突兀之感。杂文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由于杂文的文体限制,作者必须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夸张不做作,有事说事绝不过多阐述,这些基本的原则是杂文创作能够优秀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本书中却完全找不到这些优秀传统的影子。本书的作者以第一视角来揭露现象,如果他以谦虚的态度来写文章,其实这也不是关键。问题是,作者不仅是以第一视角来写文章,而且这个第一视角是上帝的视角。这在本书前沿的一篇文章的表述中就可以知道作者的态度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他由于写这本书,遭到了社会的非议,在一个大学讲座上,由于他讲这个主题,原本答应讲他的话录音整理的校方,并没有录音,也没有整理。借此作者表达,先知总是会被无知的人迫害的这个主题。其实,他的这篇文章,换成大家容易理解的一句话,可以这样表述:“我不是说哪位,我是说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作者所透露出来的心态,可见一般。
而撰写杂文所应有的谦虚心态,早已被他踩在脚底下。不仅仅如此,作者的文章中充满了夸张和无厘头,杂文不是不可以夸张,但是作者这样的夸张,首先思维正常的人都知道这是虚假的事例,这样就削弱了杂文的说理和讽刺力度,使得杂文变成了长篇笑话。其次,会使得读者产生厌恶(读者:你写的不是丑陋的中国人,是神经病人群吧。)而这种会使得读者产生厌恶的夸张,在这本书中比比皆是。
比如他举了个这样的例子:他去朋友家吃饭,发现朋友买来的排骨掉进了粪坑里,而他朋友捞起来,准备继续用这个排骨给他做菜。并且告诉他眼不见为净。以此来批判中国人自欺欺人。(正常人谁会这样干?)作者已经把杂文写成这样了,但是在继续写作的过程中,他完全陷入了自我感动,自我满足的怪圈中。全书充满了:你们是丑陋的,我来批判你们。你们要正视丑陋啊,不正视就是自欺欺人。这样的叙述语气,这样的语气不仅仅是上帝的说话语气,而且和街头互骂脏话的小混混的语言几乎是如出一辙。杂文写到这个地步,应该只剩下商业炒作的自欺欺人了吧。
所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根本就不知道中国人究竟怎么丑恶,但是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上窜下跳写这本书的作者十分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