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收红薯的季节,王睿奇已经快11岁了,他也能给别人家帮忙了。农村农忙的时候,很多关系亲近的家庭都互帮互助。
今天王睿奇给堂叔家帮忙,他负责把已经捆好的红薯秧子挂在钩子上,堂婶儿在树上把红薯秧子拉上去。因为王睿奇还小,劲儿不够大,所以只能负责在下面干点儿轻巧的活儿。在农村,红薯秧子是个好东西,嫩的时候,可以掐下来炒着吃,还可以做蒸菜吃。控过水的红薯秧,撒上面粉拌匀,蒸好之后,倒上鲜榨的辣椒油,拌上捣好的蒜汁儿,既可以当菜吃,也可以做主食,那叫一个好吃啊。王睿奇虽然已经离家二三十年了,可是一想起这道菜肴,还是会禁不住流口水。刨过红薯之后,红薯下窖保存,红薯秧子一般会被放在树上晾干,做为牲畜冬天的食物。当时为什么把红薯秧子放树上呢?一个是怕放地上别人家的牲畜吃;二是挂在树上容易干,省得捂坏了。
堂婶儿当时有孕在身,快要临盆了,当时农村的人身体非常泼辣(扛躁的意思),所以即使是在那种情况下,她还是使用梯子爬到树上,把一捆儿几十斤的红薯秧子,一捆儿、一捆儿的拉上去码好。眼看地上的红薯秧子快拉完了,忽然堂婶儿说,“小奇,我肚子有点不舒服,不会是这臭小子这时要出来吧。你赶快去叫你叔,他在河南边的地里干活呢。”王睿奇这时才看到,有液体顺着堂婶儿的裤腿往下流,当时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看来应该是堂婶儿的羊水破了。王睿奇一听,赶快撒丫子去叫堂叔去了。堂叔到家一看堂婶儿已经从树上下来,躺在了家里的床上。“你赶快去叫接生婆,我可能要生了。”堂叔一听,不敢怠慢,赶快骑上自行车去邻村叫接生婆。接生婆来到后,家里已经来了很多人,王睿奇的妈妈,三奶奶(堂婶儿的婆婆)都在了,赶快烧上热水,准备好接生的工具,开水是用来给这些工具消毒的。
接生的过程还算顺利,是个大胖小子,把堂叔一家乐得合不拢嘴啊。堂弟出生后,少不了要送棕米(跟过满月差不多),亲戚邻居都来贺喜,不用说,王睿奇也跟着吃大席、吃红鸡蛋。